“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这个融合是有机融合、高度融合、深度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改革办主任彭华岗7月3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彭华岗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走上了一个快车道,但国企改革必须坚持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国企改革不能偏离基本经济制度。二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只有把握好这两个原则,国有企业才能在改革中不断获得持久的动力。
彭华岗认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落实和维护董事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的权利。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证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都不得干预。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深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所在,也表明了改革的决心。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给企业每年定指标,每年进行考核,但是这种指标很难做到精准。而作为董事会的董事长对企业、对企业在行业里面所处的位置以及在这个行业中的竞争者等了如指掌。因此,市场化的思维是找放心的人,用放心的机制去做,这是改革的必然取向,也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取向。
彭华岗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国资委正在积极搞试点,希望在集团公司层面能够大力推进、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职权的改革。
至于国资委进行国资投资公司试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做?彭华岗说,从中粮和国投进行投资公司运营改革来看,可以用六句话、24个字来概括。
一是战略定位。把公司的战略定位搞好,要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符合出资人的要求,也有企业家的情怀。
二是产业格局。按照战略定位,确立产业板块和格局。
三是管控模式。做投资公司的管控模式,是“小总部、大产业”。产业板块做实了,权力下放给下面的业务板块,真正面向市场。
四是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的建设、落实董事会的权利,包括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分配等,完全按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市场化机制去做。
五是资本优化。一方面,不符合战略定位和产业格局的就可以大量的退出。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使其资本化以后,筹集的资金来做符合产业定位的事情。
六是党建保证。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改革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