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5月份全国财政收支数据。继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14.4%的高增幅后,5月份增幅又回落至7.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同比下降2.2%。支出方面,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61亿元,同比增长17.6%。财政收支情况反映了实体经济哪些变化?《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财政收入总体平稳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1亿元,同比增长7.3%。从前5月整体情况看,收入累计达到69880亿元,同比增长8.3%。
“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平稳,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符合预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不过,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解读数据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后期政策性减收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例如,车辆购置税212亿元,同比下降6.8%。“主要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性翘尾减收的影响。”该负责人说。
此外,对于营业税5月份收入2127亿元,同比增长76%,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表示,主要是受各地区营业税清缴增收较多,以及部分企业纳税申报期提前的影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各地营业税清缴增收,以及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相关税收快速增长,地方收入增幅较高。
“各地财政部门应密切关注经济财政运行变化,加强监测分析,对其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做好预研预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既促进收入平稳增长,又不收"过头税"。”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说。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导致相关行业税收也开始出现分化。
整体上来看,税收收入的变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随着产业转型,高附加值产业的税收在增加。二是消费环节税收也在持续增长。”白景明说。
<a data-cke-saved-href="http://renwu.hexun.com/figure_1522.shtml" href="http://renwu.hexun.com/figure_1522.shtml" target="_blank" "=""> 相较于财政收入的个位数增长增速,财政支出可谓是“大手笔”。这不仅体现在及时拨付财政资金,还表现在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61亿元,同比增长17.6%。1月至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2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0220亿元,同比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08亿元,同比增长15.6%。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1月至5月,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407亿元,增长21.2%;城乡社区支出6520亿元,增长26.5%;住房保障支出1850亿元,增长29%。这些支出在稳增长同时,有力地保障了民生。(经济日报记者 崔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