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打着腰鼓奔小康革命老区安塞县金融精准扶贫...

打着腰鼓奔小康革命老区安塞县金融精准扶贫见闻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金融时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04-05 10:19:10
 陕西延安的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全县15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会打腰鼓。今年央视春晚,安塞腰鼓的刚劲奔放和磅礴气势在全国人民面前得到了展示。但安塞却不是文化产业大县,以腰鼓为首的安塞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当地市县两级人民银行积极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取得了初步成绩。

  “我们针对文化产业推出了"安业贷"、"安企贷"等多款金融产品。其中"安业贷"是我们行与财政、就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合作,由财政贴息的信贷产品,是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符合文化产业起步阶段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我行共支持文化产业开发户18户,发放贷款200万元。”安塞农商银行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多年来,腰鼓生产一直是安塞县腰鼓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市场上安塞腰鼓的质量始终不尽如人意。于是,先天腿部、腰部残疾的当地农民刘斌斌一直有个自己制作腰鼓的梦想。2011年9月,刘斌斌创办了安塞鼓王腰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但创业初期的资金缺口使企业寸步难行。了解到刘斌斌的情况后,安塞农商银行和县就业局于2012年初为刘斌斌发放了8万元的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这几年,我们已累计为这家企业发放创业扶持贷款48万元。目前,企业每年生产腰鼓3万多个,带动了12名残疾人就业。”安塞农商银行的业务人员向记者介绍。

  在采访中,安塞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玉宝坦言:“很多人都会打安塞腰鼓,但还没有转化为就业资本。我们培训的对象主要就是城乡下岗青年或贫困户,让他们学民歌、学腰鼓,也是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随着培训、演艺成本的逐年递增,加之设备、道具老化,亟待更新,企业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安塞农商银行的创业贷款犹如及时雨,帮助这家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安塞农商银行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我们平均每年向安塞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财政全额贴息小额担保贷款20万元至30万元,已经累计发放上百万元。帮助企业免费举办腰鼓培训班18期,受训人数1006人次,其中八成以上学员顺利结业。凭借打腰鼓这一技之长,许多农民在各演艺团体、景区等参加演出,月收入达2000元至4000元不等。安塞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演员队伍也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达到2000余人,广泛承接全国各地的演艺活动,年利润保持在20万元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安塞县腰鼓老区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