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
试行稿
|
1.1 品种概述
|
(一)概要
|
1.1.1历史沿革(介绍产品的历史沿革,简述原研产品情况)
|
1.历史沿革
|
1.1.2批准及上市情况
|
2.批准及上市情况
|
1.13 综合评价
|
3.自评估报告
|
1. 1.3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
4.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
1. 1.4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
5.最终确定的处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情况
|
1. 1.5生物药剂学分类
|
6.生物药剂学分类
|
|
(二)药学研究资料
|
|
7.(2.3.P,注:括号内为CTD格式的编号,以下同)制剂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
|
|
8.(3.2.P)制剂药学申报资料
|
1.2 剂型与产品组成(CDE格式为2.3.P.1)
|
8.1.(3.2.P.1)剂型与产品组成
|
1.3 产品再评价研究(参照CDE资料 “3.2.P.2 产品开发”)
|
8.2.(3.2.P.2)产品再评价研究
|
1.3.1处方组成
|
8.2.1.(3.2.P.2.1)处方组成
|
1.3.1.1原料药
|
|
1.3.1.2辅料
|
|
1.3.2 制剂的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
8.2.2.(3.2.P.2.2)制剂再研发(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
1.3.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
8.2.2.1.(3.2.P.2.2.1)处方再研发
|
1.3.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
8.2.2.2.(3.2.P.2.2.2)工艺再研发
|
1.4 生产(参照CDE资料3.2.P.3,删去与注射剂相关的叙述)
|
8.3.(3.2.P.3)生产信息
|
1.4.1生产商
|
8.3.1.(3.2.P.3.1)生产商
|
1.4.2批处方
|
8.3.2.(3.2.P.3.2)批处方
|
1.4.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
8.3.3.(3.2.P.3.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
1.4.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
8.3.4.(3.2.P.3.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
1.4.5工艺验证和评价
|
8.3.5.(3.2.P.3.5)工艺验证和评价(适用于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
1.4.6 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生产情况
|
8.3.6.(3.2.P.3.6)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BE)样品的生产情况
|
1.5 原辅料的控制
|
8.4.(3.2.P.4)原辅料的控制
|
1.7 质量控制(基本同CDE资料3.2.P.6制剂的质量控制)
|
8.5.(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
|
1.7.1 质量标准
|
8.5.1.(3.2.P.5.1)质量标准
|
1.7.2 分析方法
|
8.5.2.(3.2.P.5.2)分析方法
|
1.7.3 分析方法的验证
|
8.5.3.(3.2.P.5.3)分析方法的验证
|
1.7.4 批检验报告
|
8.5.4.(3.2.P.5.4)批检验报告
|
1.7.5杂质谱分析
|
8.5.5.(3.2.P.5.5)杂质谱分析
|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
8.5.6.(3.2.P.5.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
1.8 对照品
|
8.6.(3.2.P.6)对照品
|
1.6 包装材料(基本同3.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
|
8.7.(3.2.P.7)包装材料
|
1.6.1 包装材料类型
|
|
1.6.2 选择依据
|
|
1.9 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2.P.7稳定性”)
|
8.8.(3.2.P.8)稳定性
|
1.9.1稳定性总结
|
8.8.1.(3.2.P.8.1)稳定性总结
|
1.9.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和生产工艺改变的品种)
|
8.8.2.(3.2.P.8.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 (适用于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
1.9.3稳定性数据
|
8.8.3.(3.2.P.8.3)稳定性数据
|
|
(三)体外评价
|
1.10 参比制剂
|
9.参比制剂
|
1.10.1参比制剂的选择
|
9.1.参比制剂的选择
|
1.10.2基本信息
|
9.2.基本信息
|
1.10.3质量考察
|
9.3.质量考察
|
1.10.4溶出曲线考察
|
9.4.溶出曲线考察
|
1.10.5溶出曲线长期稳定性考察
|
9.5.溶出曲线稳定性考察(适用于理化性质不稳定品种)
|
1.11 体外评价
|
|
1.11.1质量一致性评价
|
10.质量一致性评价
|
1.11.1.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含国内外药典标准、橙皮书等)
|
10.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
|
1.11.1.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影响一致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例如杂质分析、晶型等)
|
10.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
1.11.1.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
|
10.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的检验结果
|
1.11.2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
11.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
1.11.2.1体外溶出试验方法建立(含方法学验证)
|
11.1.建立体外溶出试验方法
|
1.11.2.2不同溶出仪之间结果差异考察
|
|
1.11.2.3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
|
11.2.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
|
1.11.2.4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
|
11.3.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
|
1.12 体内评价
|
(四)体内评价
|
|
12.(2.5. P)制剂临床试验信息汇总表
|
|
13.制剂临床试验申报资料
|
|
13.1.(5.2)临床试验项目汇总表
|
1.12.1生物等效性(按CDE相关资料要求提供)
|
13.2.(5.3)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
|
|
13.2.1.(5.3.1.2.1)空腹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
|
|
13.2.2.(5.3.1.2.2)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报告
|
|
13.2.3.(5.3.1.4)方法学验证及生物样品分析报告
|
1.12.1.1 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样品处方及生产规模
|
|
1.12.1.2 不同规格产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情况
|
|
1.12.1.3 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
|
|
1.12.1.4 试验受试者
|
|
1.12.1.5 方案偏离
|
|
1.12.1.6 安全性评估
|
|
1.12.1.7 试验结果
|
|
1.12.1.8 生物样本分析测定
|
|
1.12.1.9 分析方法验证
|
|
1.12.1.10 质量保证
|
|
1.12.2 临床有效性
|
|
|
13.3.(5.3.5.4)其他临床试验报告
|
1.14 参考文献
|
14.参考文献及相关实验数据研究资料
|
1.15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