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短期理财基金业绩分化 运作似易实难

短期理财基金业绩分化 运作似易实难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2-04 00:00:00

        股市跌破2000点后,投资者对于股市更加谨慎,偏股基金也一地鸡毛。而固定收益类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基金公司不断发力短期理财产品。

   

        规模上升迅速

   

        资料显示,从第一只产品问世,到首募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短期理财基金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短期理财基金无疑是今年最为火热的基金产品。在近半年时间里,共计有24只短期理财基金发行成立,共计募资达到了2166.96亿元,其中实力雄厚的大基金公司以及具备股东优势的银行系基金成为这场理财盛宴的主导。工银瑞信的2只短期理财产品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自首募后均保持着较高的客户留存率,目前合计规模超过360亿元,占据着短期理财领域近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招商基金旗下首只短期理财基金招商理财7天债券基金也于12月3日起发行,欲在火爆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业绩不如人意

   

       尽管规模大放光彩,但业绩并不满盘皆红。有部分产品因预期收益不尽如人意,而承受着后期保有量过低的“阵痛”。目前短期理财基金业绩日趋分化。一些绩优产品7日年化屡超4%,收益欠佳的则不足3%。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在过去的1个月中,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排行榜显示,最高的达4.52%长盛添利30天B,而最低的只有2.45%嘉实理财宝7天A。工银瑞信旗下的2只短期理财基金业绩也在同类运作周期的产品中稳居前列。

   

        运作似易实难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理财基金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源自其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好、注重投资安全性三大特点。通常,零售客户通过银行存款只能获得基准利率,但不能获得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存款利率,而如果投资于理财债基,发挥集合理财优势,相当于“小资金变机构”,便可以机构投资者的议价能力,参与银行同业存款等投资品种。

   

       从基金操作看,短期理财基金运作似易实难,有实力团队护航的产品收益更具吸引力。“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体量巨大的理财基金将拥有单一客户所无法拥有的谈判优势。考量到理财类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债券,体量越大的理财产品将具有非常明显的谈判优势,越有可能为投资者争取到利率更高的协议存款。”工银瑞信7天、14天基金经理魏欣表示。

   

        魏欣认为,如果将货币政策看作是鞭子,一系列资产按照风险与敏感程度分布在鞭子的不同位置,短期产品距离鞭子杆部最近,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最早,波幅最小;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分布在鞭子末梢,传导时间较长,波幅较大。

   

       魏欣指出,在货币政策变动过程中,只有做到同步起落才是投资最舒服的状态,否则一定会被抽打到。如靠近鞭子底部的短端产品一旦错过了,就来不及反应,留下的只有独自抚摸鞭子抽打的痕迹与伤痛;如果不服输再跳一下,那么一定是再挨一鞭。因此,短期理财产品做出收益差异的难度远大于债基和股基,能否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资金利率是理财基金运作的难点和核心。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从投资策略的角度,短期理财基金较传统货币基金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在失去流动性的情况下,定期本身未必能够给投资者以更高的收益回报,但理财基金占尽了风头,并且看上去应该还能够持续下去。

来源:理财周刊   张学庆

相关热词搜索: 短期理财基金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