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金融 > >> 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金融化解

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金融化解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10-14 00:00:00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期。相比于先前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速略有下降,这与全球宏观经济大形势有关,也与中国主动实施“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有关。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有机联动关系中,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是关系到三者能否协同共进的基础环节。

 

  过去30多年,中国从一个工业落后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与各地方长期的投资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渐积累,一些投资密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之所以多年来持续治理,却始终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只存在如何更好地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存在消灭产能过剩的方法。

 

  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与城镇化过程密切相关的行业出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少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等问题。从2012年的情况看,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被工信部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录的行业,其产能利用率大约在70%~75%之间。由于一般认为正常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产能利用率在80%~85%为合理区间,因此这些行业被认为出现了产能过剩。虽然产能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但一些新兴产业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风电行业产能利用率大约为70%,而光伏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不到60%。

 

  在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产能过剩领域继续上新的项目,使得生产能力大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这是诸多结构性因素造成的,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要素的非市场定价使得落后产能仍有利可图。我国的土地、水、油气等生产要素价格仍以行政定价为主,且地方政府能够在这些要素价格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较多优惠或者补偿,造成要素价格与市场机制及脱节。这就使得在不少地方,尽管落后产能成本高、效率低,却仍然有利可图,难以淘汰。

 

  其二,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落后产能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达与较落后地区存在消费能力上的巨大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使得落后产能有其市场空间,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其总投资较低,还受到很多欠发达地区的青睐。

 

  其三,财政分权和地方竞争使得落后产能仍有上马机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体制能够调动地方的发展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各地方之间存在区域竞争关系。企业的数量、产值与增速是地方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地方财政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鼓励新的落后产能项目上马。

 

  其四,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阻碍落后产能的淘汰升级。落后产能的关闭、淘汰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及企业员工失业问题,甚至会带来相关企业、银行的坏账问题。目前,对于落后产能淘汰的补偿问题,尚未形成完善的退出机制和善后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

 

  当前,一些存在落后产能问题的行业不但总量上过剩,在企业组织结构、行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也很严重,并且其不良后果不断显现。解决产业结构落后问题,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促进优胜劣汰……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贾晋京

相关热词搜索: 结构性产能过剩金融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