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资本的热捧下,直播行业加速爆发。新浪微博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称,2016年是直播行业全面爆发的一年,全国目前共产生了200家直播平台,用户规模高达3.25亿,直播APP的日活跃用户数达2400万。对此张宏涛称之为“千团大战”。在这其中,秀场和游戏直播等是主力军。
张宏涛介绍说,国内的移动直播最早发源于网络聊天室,中间经历了网络夜总会、秀场等形态的变迁。而秀场的模式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就引发了移动直播的爆发。据易观国际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移动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分析,在由服务支撑方、平台运营方、内容提供方三个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条中,平台运营方因为连接内容提供方与网民而成为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也是竞争最为焦灼的战场。迫于竞争压力,因为变现能力强和生产成本低,所以秀场模式就成为许多平台运营的主要模式。
直播平台业务模式同质化和激烈竞争导致出现了流量瓶颈、创新乏力、盈利困难的情况。据易观千帆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7月,按照国内移动直播平台的活跃用户数,映客和YY以月活超过1000万成为第一梯队,而花椒、一直播、来疯等平台以月活超200万暂列第二阵营。活跃用户数在20名以外的平台月活用户数不超过50万。平台的盈利主要来自用户付费分成、广告、电商等模式,大部分平台处于烧钱阶段,盈利困难。
内容创新成竞争新焦点
“移动直播只是完成了PC端转到移动端,并没有完成内容层面的升级”。张宏涛认为,当前的移动直播本质还是“秀场直播”,面对直播平台的乱战,内容的创新和挖掘普通用户的价值才是杀出重围的正确方法。
当前,直播平台的内容提供者大部分还是来自草根群体的个人主播,也有一些平台引入了演员、艺人等,但迫于成本和盈利,引入制作机构生产直播内容的仍是少数。据了解,不久前来疯直播高调宣布了一个升级直播内容的“疯火计划”:在未来3年累计投入20亿资金和资源,与100家左右的内容制作机构或公司合作,合制500多档互动综艺节目。“疯火计划”来源于张宏涛对内容创新的思考。
张宏涛认为,直播平台最吸引人的特点在于互动。“要想提供更高品质的直播内容,出路一定不是用传统的直播内容制造方式,而一定是用一种互动的方式去做。通过互动性的直播内容能够让综艺节目变得像一场游戏一样,让所有的用户都有存在感。不仅仅能挣到土豪的钱,更要挣到普通用户的钱。”
从土豪到普通用户的思路转变来自张宏涛对秀场模式的深入了解。他介绍说,秀场模式只是土豪自己的游戏,普通的用户没有存在感。而通过参与到互动综艺的制作过程中,普通用户的价值将被发掘,平台也就有了更多的用户,更大的黏性和参与感。
20亿制作互动综艺来疯升级
张宏涛强调,直播综艺不等于互动综艺,因为直播的流量要比点播少两个数量级,电视台内容放到直播平台播放这种商业模式不成立。他认为,互动综艺的核心是内容的整个生产需要让用户参与,而来疯直播平台则帮制作机构提供所需服务,包括导入流量、培养艺人、做好粉丝运营等。
“我们不会介入到内容生产端,不会自己制作内容。”据介绍,来疯直播主要通过合制或承制等方式,与来自传统电视台及商业制作机构的专业内容制作团队合作。相比平台的泛滥,内容制作产业呈现头部化的特点。“和来疯合作的内容制作团队全中国不超过30家,真正好的团队太少。”张宏涛认为,内容的升级将考验直播平台的综合实力,而不缺钱的来疯直播目前主要还是进行内容创新的探索。来疯直播希望通过互动综艺的探索,将目前移动直播的内容从秀场升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用户量现在不是我们考虑的核心问题,现在我们在探索如何从电视台节目转型到直播互动节目。”如果探索成功,有望将这个模式复制到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目前来疯直播的收入主要来自用户,还没有推进广告、电商等形式的商业化。
值得注意的是,来疯直播的探索首先要满足的是为优酷补充互动性的内容,增加留存率,并成为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一部分。目前,阿里巴巴旗下除了淘宝天猫内嵌有直播功能,还投资了微博、火猫TV、光圈直播。“来疯直播是阿里巴巴大文娱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宣发途径。”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张宏涛认为,凡是有自己流量基础的直播平台,做秀场就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流量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平台的生存就会越来越难。因为随着内容越来越不吸引人,用户就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