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健康工程 > >> 端午食粽科学搭配才健康

端午食粽科学搭配才健康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6-13 14:43:55

  端午期间,香喷喷的粽子总是让人难以割舍的美食。但医学专家提醒,由于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及消化不良,并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

  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吃粽子时,要掌握

  好食用量和小窍门,科学合理搭

  配,使美味与健康兼得。

  吃粽子不宜配冷饮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将就餐时间大大缩短,导致了影响人体吸收不平衡的现状。学生群体与白领群体中的部分成员由于学习和工作繁忙,把粽子当早饭或夜宵吃的现象比比皆是。

  医学专家提醒市民,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不易消化,因此晚上临睡前最好不要把粽子当做夜宵来食用。但并不是说晚上不能食用粽子,只是要讲究一些科学食粽的方法。如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白萝卜具有清爽理气利湿的作用,吃粽子的时候搭配食用,可以促进消化。对于吃粽子蘸白糖的说法,民间褒贬不一。糖对黏液有稀释消化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保护脾胃。中医认为,糖有补益和中作用,因此,身体健康的人蘸糖吃粽子是完全科学的做法。

  此外,吃粽子不可搭配冷饮,那样容易让糯米凝固,不利于消化。关于食用粽子之后的饮料,可选陈皮、麦芽、佛手柑、山楂、乌梅、甘草作为原料,将其添加到开水之中,当养生茶饮用,可以帮人们减轻肠胃负担。

  粽子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期保存,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之后再搭配一些口感清爽的菜品,如松菇芦笋、凉拌苦瓜、香菇炒油菜等,可减轻肠胃压力,避免消化不良。此外,吃完粽子后,可以喝一杯清茶。有些粽子,比如肉粽,比较油腻,吃完后慢慢品一杯清茶或热红茶可以降低油腻感,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人孕妇要少吃

  粽子虽然营养丰富,但专家表示,因其热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年人和孕妇不宜多吃。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病患者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但由于肉粽中的肉类经过酱油、盐、糖等调味料的腌制,含盐量很高,而且咸蛋黄的含盐量也很高,所以,不适合限制钠摄入量的高血压患者食用,而且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甜味粽。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都应避免食用。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而且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或不加油和肉的粽子。

  此外,孕妇也不宜多吃粽子。从严格意义来讲,孕妇食用粽子可谓利弊参半。一方面,从糯米本身来看,富含维生素B,能温补脾胃、补益中气,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心、食欲减少、腹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另一方面,孕早期的准妈妈肠胃比较弱,粽子多为糯米所制,黏性较大,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还会影响其它营养的摄入。此外,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不宜多吃。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