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7)》显示,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宽带中国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背景下,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用户活跃、应用繁荣的喜人态势,诱骗欺诈类和恶意传播类恶意程序的治理效果显著,样本数量减少近19.9万个。
数据显示境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活跃
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较2015年增长59.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广东省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49亿,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和北京市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分别为1.31亿和0.78亿。
网民使用Android 操作系统比例高达83.02%。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达23.3亿部,较2015年增长106%。在所有智能手机设备中,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时所用设备的操作系统集中在Android、iOS、Symbian 和WindowsPhone 这四个操作系统。其中,运行Android 系统的智能手机最多,数量达19.3亿部,占所有智能手机数量的83.02%。其次是运行iOS系统的iPhone智能手机,数量达3.1 亿部,占所有智能手机数量的13.20%。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运行Symbian系统和WindowsPhone系统的智能手机,其占所有智能手机的比例分别为3.64%和0.13%。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网民使用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的设备上网,其使用比例超过了总数的95%。
超半数上网手机为国产
2016年境内手机网民上网使用智能手机最多的前三个品牌是苹果、小米和华为,超半数网民使用国产品牌手机上网。2016 年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时使用智能手机数量最多的品牌是苹果,网民使用比例达到16%。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智能手机品牌是小米和华为,网民使用比例分别是14.46%和13.88%。三星手机的使用比例从2015 年的15.78%下降至13.16%,排名第四。数据显示境内手机网民上网使用智能数量最多的前十个手机品牌,使用这10 个品牌手机上网的网民已占所有网民的90%以上,其中境内手机品牌有6个,分别为小米、华为、OPPO、VIVO、酷派和联想,占所有智能手机数量的52.11%,境外手机品牌有4 个,分别为苹果、三星、LG 和HTC,占所有智能手机数量的38.16%。
前十大域名洗牌 优酷美团入围
2016年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最常访问的域名是qq.com,访问量所占比例达19.03%。2016年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时最常访问的10 个一级域名如图4 所示,其中排名前三的一级域名分别为qq.com、baidu.com 和qpic.com,其访问量依次为19.03%、16.54%和15.89%。前10 个一级域名的访问量占所有一级域名访问量的51.46%,其域名分别属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苹果、优酷和美团等6家公司,其中优酷和美团替代了优视和搜狗进入前十。
2016年境内拥有用户量最多的前三个App是微信、QQ和百度地图。2016年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时最常使用的10个App,其中排名前三的App分别为微信、QQ和百度地图,其用户量分别为10.03亿、9.78亿和6.56亿。
安卓平台成恶意程序主攻目标
2016年CNCERT/CC捕获及通过厂商交换获得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数量为2053501个。Android平台用户成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2016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主要针对Android平台,共有2053450个,占99.9%以上,位居第一。其次是Symbian平台,共有51个,占0.01%。2016年,iOS平台和J2ME平台的恶意程序数量均未捕获。由此可见,目前移动互联网地下产业的目标趋于集中,Android 平台用户成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
2016年流氓行为类的恶意程序数量仍居首位。2016年CNCERT/CC捕获和通过厂商交换获得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按行为属性统计,流氓行为类的恶意程序数量为1255301个(占61.13%),恶意扣费类373212个(占18.17%)、资费消耗类278481个(占13.56%)分列第二、三位。2016年,CNCERT/CC组织通信行业开展了12次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治理行动,着重针对影响范围大、安全风险较高的电信诈骗类恶意程序进行治理,结果显示诱骗欺诈类和恶意传播类恶意程序的治理效果显著,样本数量减少近19.9 万个,其比例分别由2015年的7.21%和7.03%下降至2016年的0.43%和0.12%。2016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按行为属性统计。
2016年境内感染移动恶意程序用户数量最多的操作系统是Android。2016我国境内感染移动恶意程序用户数量最多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Symbian 和iOS,占比分别为70.3%、18.8%和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