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结果导向”的IT架构——即通过采用适合自身业务、负载类型及动态需求的IT架构,企业可实质性地优化成本、业务表现、数据处理,以及自身IT系统的安全性、兼容性。选择也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机会:通过优化自身,加速对新兴技术的应用,企业将构建更为灵活、更易创新的IT架构。而更能满足动态需求、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及灵活性的架构,正是企业向云平台及数据认知平稳过渡的关键基础。
更多的选择意味着企业可以构建更为适合自身工作负载的架构。例如,需要处理全球量级交易的企业,可能会对系统的I/O性能尤为关注,并同时需要较高的系统安全性以保障大量实时交易的高可用性;为应用新ERP方案而部署内存数据库的企业,则需要高效、灵活及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和极速的企业级闪存解决方案予以应对;金融、保险、制造业多为应用的模拟工作负载,则需要最高级别的多线程、硬件加速、大容量内存及带宽特性予以支持。通过获得更多“选择”,企业得以最大程度上实现IT架构的优化并促进业务创新。
然而,对于不断寻求发展、并且同时希望保卫已有成果的企业而言,其更为需要的是一个可在无安全性风险的前提下加速企业采用新兴技术的架构,以及一个可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负载、流程、服务,从而响应业务动态需求的架构。
面对数据认知及云计算对于基础架构提出的升级需求,封闭的架构难以充分适应企业的系统扩张和创新需求。开放的架构及生态系统之所以在近年来被企业采用并渐成气候,是因其在创新业务解决方案、交付新的系统职能与角色之中扮演了核心作用。
近年来,开源数据库受到了如火如荼的应用,为企业再次打开“选择”之门。开源的技术为企业开放以往封闭的IT系统、扩展IT架构并更快速地应用新技术提供了契机。为企业之间的共同协作提供基础。开放的基础架构生态系统,能够加速产学研各界的技术互动,从而进一步推进创新的进程。企业对于开源架构的应用、对开源社区的参与以及近年来OpenPOWER基金会的壮大,都是开放技术促进创新的典型案例。
此外,开放的架构还往往涉及一些最新的技术热点,例如当下热门的区块链技术,就以开源的系统作为基础。区块链技术改变了所有交易类型被处理、被记录的方式,将成为多个行业下一代革命性转型的关键节点。比如,IBM通过硬件系统对开源技术与平台的支持,以及在全球与本地的开放生态建设,打造开放创新的基础架构。
基础架构的世界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应用或系统,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IT架构都有其独特性与交互性。然而唯有良好支持开放技术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才能够为企业的广泛协作、长期拓展提供开源的活水源头及宽广疆域。(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