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33年平均9.9%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是超常规了,未来发展有无潜力5月12日,林毅夫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作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演讲,认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
林毅夫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是什么发达国家创新多靠自己,但是创新总是有失败的,若是成功就一本万利。所以,他们总体回报率其实不高,经济增长率达到2%、3%就是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也就是可以模仿、学习先行者,产业升级的成功率会很高。只有利用好这种优势,才会高速增长。二战后,只有13个经济体做到了,我们是1979年之后成为这13个经济体中的一个的。”
“重要的是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什么;应当回到亚当*斯密,但不是回到《国富论》,而是回到它的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了解经济增长的可能性§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水平的优化,财富的增加。”林毅夫认为。
林毅夫说:“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创新,还需要不断投资,投资要投对领域。当然,也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腐败问题。以往的经济双轨制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扭曲了市场。所以,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消除这些扭曲的影响。没有哪个国家是先完善了制度,再取得经济上的成功的;都是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制度。这是个动态的方式。”
林毅夫认为,政府投资、民间和企业投资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挖。他说:“以往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上,而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还是严重不足的,比如说地铁。好的投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把政府、民众的钱用好,我们的劳动生产力会上升,民众收入会上升,投资了消费必然会跟着上升。”
长时间以来,有不少言论鼓吹中国经济会崩盘。林毅夫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用他的理论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很健康、很正常的;西方不少经济学家的“崩盘论”是基于西方经济体的,往往否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此外,林毅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会超过150家,而美国企业可能会降低到100家以下。
林毅夫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
[微博]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京大学,继续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