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在湖州市全面推进,这意味着湖州的小微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三年来,湖州的小微企业发展如何?“小老板”的日子过得怎样?1月3日下午举行的“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督查汇报会上,湖州亮出了成绩单。
记者从湖州市小微办了解到,近三年湖州市在册小微企业平均以每年18%左右的增幅快速增长,省定三年任务指标已全面超额完成。三年来,湖州市共新增个转企3988家,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266.5%,其中转公司制企业3151家,占比79%;全市新增八大产业小微企业10995家,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314.1%;共有7412家“低小散”企业和作坊完成整治,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247%;全市新增546家小微企业到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和新三板挂牌,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227.5%;有92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184.4%。
在2017年9月全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发布的《2014-2016全省新设小微企业活力指数》中,湖州市小微企业活力指数与杭州、金华两市一起位居前三。
小微企业要发展,常常会遇到金融、科技、人才的困扰,为了破解湖州小微企业的发展难题,鼓励湖州的“小老板”做大做强,三年来湖州市在拓宽融资渠道、科技创新支持、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出钱又出力。
据介绍,三年来湖州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3.36亿元,新增322.56亿元,法人机构审贷获得率达98.26%;在商标质押贷款融资方面,湖州市的商标质押贷款额达3.7亿元,位居全省首位;2017年湖州市共发放创新券6547.32万元,其中3864.74万元确认使用,两项均居全省第2位;为了集聚更多优秀大学生来湖就业创业,湖州市通过就业创业“新十条”,对初次创办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等湖州市十大重点产业企业的大学生给予创业补贴等。
如今,小产业、小平台,小企业和小项目等“四小元素”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湖州市的培育重点。为此,三年来湖州市围绕“4+3+N”现代产业体系,以创建特色小镇为依托,重点对丝绸、湖笔、茶叶等小微企业集聚程度较高的传统产业的提升发展进行支持,三年来全市共新增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10995家。在“个转企、小升规、下转上”等市场主体升级方面,三年来,湖州市已新增个转企3988家,其中转公司制企业3151家;同时湖州市还将年销售收入尚未达到“升规”条件,但符合产业导向具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纳入培育范围,实行梯队分级培育。
此外,湖州市还通过持续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鼓励“双金”“双高”等大中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加快发展。2017年,湖州市又遴选了资助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项目211个,创历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