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保持中美贸易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前后发表了不少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言论,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显然,以牙还牙极易导致两败俱伤,正视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化解才是可行务实之举。本周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会晤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马云承诺,将帮助更多美国小企业将产品卖给中国消费者,并将在未来五年为美国创造一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特朗普在中美贸易话题上屡出“惊人之语”,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华贸易长期逆差,目前年度逆差达2000亿美元左右。美中贸易逆差原因非常复杂,它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承担加工者的角色有很大关系,也与美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有一定关系,因此,单纯地靠贸易制裁无法解决,硬碰硬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出现谁也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事实上,两国也一直在为缩减顺差作积极的努力。
美国对华出口商品排名前几位的是机电设备、飞机、小麦大豆等农产品(000061,股吧),在这种情况下,缓解矛盾相对快速的办法是采购一批飞机或者大宗农产品,我们过去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这种做法与解决当前美国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两者之间交集太小。飞机属于高科技资本密集型产品,小麦大豆主要产自大型农场,属于资源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众所周知,目前美国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不是飞机制造部门不振兴,也不是大型农场遇到了困境,而是在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化下中低技能就业岗位相对不足。近年来美国普通制造业萎缩,在中西部地区出现“锈带”,这些地区失业率偏高,经济缺乏活力,甚至成为政治版图变动的重要原因。如果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出口促进中小企业繁荣,就能为中低技能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些地区的经济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美国有一部分生活消费品,如水果、酒和服装,具有质优价廉的美誉,但这些产品过去很少进入中国市场,其因有二:一是过去中国消费者没有能力消费它们;二是这些产品品类多,单品价值有限,在信息不对称下,开拓中国等国外市场的成本很高。但这些情况正在快速改变,近年来“海淘”增长迅速表明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消费发达国家的“特产”兴趣越来越浓,而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飞速发展,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得美国小企业把它们的特色产品卖到中国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从贸易规律看,产业内贸易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结果,例如,过去一直是中国向美国出口衬衫,从美国进口衬衫是难以想象的,但未来情况一定会发生变化,中国向美国出口衬衫的同时从美国进口部分衬衫也许会成为正常现象。
总之,美国中小企业向中国出口特色产品是一个极有潜力的领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把这一市场做大具有现实可能性。这一市场做大,从小处看,对中美两国企业、老百姓(603883,股吧)是好事;从中处看,有利于改善美国就业状况,增强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力;从大处看,有助于改善中美贸易结构,并找到缓解贸易纠纷新的解决之道,有利于两国贸易关系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