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发展难在哪里?
小微企业发展难,难在缺少发展空间。针对政策、空间、平台、资金、政务等制约小微企业成长的五大共性问题,我省千方百计出实招、求实效,帮助小微企业降成本。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制约我省小微企业成长的五大共性问题有了较大突破。
如空间拓展方面,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众创空间172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88个。在解决贷款难方面突破较大,截至9月底,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1375.3亿元,比年初新增663.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法人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99.3亿元,同比增长0.8%,商标专用权融资贷款余额22.1亿元,同比增长54.8%。
在平台创新方面,省小微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资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技术中心的检验检测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1~9月,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积聚各类创新载体5364家,创新券发放额3.1亿元。开放实验室累计服务10.1万批次,为企业直接减负1.7亿元。
主体升级方面,1~9月,全省共完成“个转企”1.3万家,累计完成19.4万家。
另一方面,全省共注销小微企业3.7万家,注销个体户24.8万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污染、高耗能的低端制造企业和占用违章违建的加工作坊;整治提升“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1.6万家。
合力破题,全力冲刺
全省各地各部门优化服务,努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新设小微企业18.7万家,其中七大产业新增4.3万家,分别增长39.1%、17.3%。全省还共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减免税收超92亿元。
2017年是“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我省各级各部门已自我加压,全力冲刺,对标补短板,力争超额完成。
目前,全省已明确下一阶段目标:规下工业小微企业保持合理区间运行;新设小微企业数量要保持一定增速,特别要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向七大万亿重点产业发展,全年新增七大产业小微企业3.5万家以上;主体升级要持续推进,全年完成个转企1万家以上、规上限上企业5000家以上、市场出清1万家以上;小微企业平台建设要有新突破,全年新增或整合小微园区(平台)100家;融资贷款要确保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税收优惠应享尽享,让每一户应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应知尽知,简化政策享受流程,政策实际受惠面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