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中小企业 > >> 四川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川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金融投资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12-04 09:16:16
  12月3日,解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和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凯出席会议。刘东指出,2014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3500亿元。下一步,全省将着力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000家以上。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50%“四川是科技资源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实现"两个跨越"的重大战略,超前部署、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大幅提升,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35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到50%。区域创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成功列入国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3家国家级高新区。”刘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四川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6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1家,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占科技经费的70%以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前列,实施创业四川行动,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10000家以上,同比增长超过45%,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设立了规模20亿元的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科研院所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已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刘东表示,下一步,全省科技系统将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科学编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着力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凝练一批重大专项,推进十大任务。
  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万家
  从未来四川省科技系统大力推进的十大任务来看,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学研用以及推进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成为关键词。
  列在十大任务首条的便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20000家以上,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依托成德绵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发展壮大国家、省级高新区,优化高新区布局。支持建设轨道交通、暗物质等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长寿命高温材料、生物治疗、电子薄膜与器件等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军民融合成创新发展一大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军民融合成为推动全省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那么,“十三五”期间四川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许州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四川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第一是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推动国防科研院所改革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强与院企、央属的军工企业战略合作,在川推动布局实施航空发动机、飞机总机、大型舰船核动力、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第二,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促进我省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 (紧转3版)
  四川科技创新十大任务
  1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
  2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4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6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7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8推进科技开放合作
  9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10推进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

相关热词搜索: 新动力四川经济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