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上 眉山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新闻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07-07 09:13:24
今年以来,我市精准施策、因企施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领和支撑下,我市中小企业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逆势而上快速发展。
盘活闲置资源
小微企业异军突起
四川灿光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光电子高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光纤连接器等光电器件。近日,记者在该企业租用的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的厂房内见到,一条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行,工人们也在不停地忙碌着。
“企业去年10月入驻园区时仅有50名员工,租用盛发电气闲置的厂房,建设了两条生产线进行试生产。”该企业生产经理余兴祥介绍,经过半年多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租用厂房面积也在不断扩展,从刚开始时每月100多万元产值,增加到现在的每月500多万元产值,企业员工已达700多人。
“租用闲置厂房减少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和研发当中,从半年多的试生产情况来看,效果相当不错。”余兴祥介绍,目前该企业有2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质量和产能在同行业都处于领先位置,企业订单供不应求。
据介绍,目前租用的几间厂房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该企业又购置了土地进行新厂房的建设,预计在2017年投资完成,真正实现在园区落地生根。该项目全额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00人以上。
像四川灿光光电有限公司这样的发展模式,是近年来仁寿文林工业园区新探索出的小微企业创业孵化模式。
“租用园区闲置土地、厂房试生产,小微企业通过试生产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型企业后,再新增用地,规划项目,确保小微企业入驻后投产成为大企业。”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孵化模式,不仅能促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而且充分盘活利用了园区的闲置资源,同时带动、促进了园区发展。“自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立两年来,已经新增了41家小微企业,园区的产值提高了6800多万元,税收增加了1500多万元。”
“互联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销售创企业历史奇迹
位于文林工业园区的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是我市唯一一家生产枇杷饮料的企业。今年5月,枇杷上市的季节,记者在该公司的枇杷原浆生产车间看到,员工们正在忙着清洗和挑选刚采摘下来的枇杷。这些枇杷将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工序变为生产枇杷饮料的原料——枇杷原浆。
据了解,该企业从2008年组建到现在,发展相对平稳。今年,当地政府携手京东组织的一次线上枇杷节,让该企业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契机。
“在5月11日仁寿京东线上枇杷节销售中,我们实现了单日销售12999单的最好纪录,交易金额达到了56万元,预计今年线上线下实现销售量的增长,是去年3.5倍以上。”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高介绍,“互联网+”的模式创造了他们企业的历史销售奇迹,也将他们把福仁缘枇杷饮料特产推向全国市场的计划至少提前了十几年。
随着“互联网+”的这种模式迅速把枇杷产业销路打开以后,企业扩建、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据介绍,该企业计划下一步投资5亿元以上,在全国枇杷之乡仁寿县文宫镇建设一个集旅游、观光及一二三产业联动的项目。
政策扶持
我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政策、人力、财力、招商等方面多渠道研究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全面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今年,我市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出台了《眉山市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工业经济“开门红”奖补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还设立了3亿元市工业企业应急临时周转资金,帮助企业应急转贷,缓解融资难题。同时加快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已成功培育升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5户,市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3户。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鼓励下,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记者从市经信委企业科获悉,今年1—4月,全市新增小微企业12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608户,从业人员达到27万人,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