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汇源果汁内忧外患 如何度过难关

汇源果汁内忧外患 如何度过难关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世界工厂食品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9-25 10:41:45

  在“商标欺诈”事件发酵一个多月之后,汇源果汁终于打破沉默,于9月20日下午召开媒体说明会。汇源承认商标管理存在瑕疵,当事总经理被撤职。

  无独有偶,汇源果汁2012年中报发布,亏损颓势仍在持续。据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由盈转亏,营收16.9亿,较上年同期减少7%,净亏损3217万人民币。事实上,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外资并购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中途夭折之后,汇源果汁一直面临着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等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汇源是怎么了?

  揭秘汇源模式--家族管理之殇

  “朱胜彪在工作中有违反公司内部规定的行为,已向集团总部申报。”汇源集团执行总裁周红卫坦言。据了解,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之侄、汇源饮用水公司总经理朱胜彪已被免除职务,其担任的汇源集团法人身份也正在办理变更手续。

  尽管战略无序、营销无力导致了汇源对于单一产品的依赖以及在新品推广的失败,但这些的根由还是其企业自身管理结构的混乱。饮料行业相关业内人士指出,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在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后,并没有给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留出空间,而是让数量众多的亲戚直接介入到管理层。长时间以来,朱新礼的儿女、兄弟、女婿等亲属均在汇源出任要职。“其实这种家族体系强大的控制力并不是狭义的体现在董事长朱新礼的亲戚关系上,还有大部分汇源的中高层都是来自于朱新礼的老乡等。”博盖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剑锋表示。

  “现在汇源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企业,还称不上集团,它难以做到像可口可乐、康师傅那样庞大又稳重,就是因为它的管理缺乏职业人的素养。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朱新礼做出,从汇源单拎出来任何一个经营者都无法带给企业大的成就。”前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汇源亏损源于与可口可乐牵手失败?

  业界普遍认为,影响汇源业绩的最大原因来自于可口可乐的收购失败。记者查阅汇源的历史财务数据发现,2008年可口可乐提出收购价格为179亿港元,同期汇源的市值合计不到60亿港元。到今年9月6日,汇源市值下滑至34亿港元,仅为四年前可口可乐收购价格的20%。资料显示,可口可乐在提出收购邀约后,要求其完全撤销销售渠道,汇源为此大幅度精简销售系统。收购失败后,让汇源掌门人朱新礼措手不及。对于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汇源在香港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可换股债券的收益不同。若剔除掉这部分影响,公司本期盈利应为760万元。今年国内饮料行业销量普涨,汇源销量却出现下跌。对此,汇源执行总裁周红卫表示,这是由于公司的大包装饮品加价8%,影响了销量。

  为抢占市场,汇源也做过尝试。在去年6月,汇源便宣布公司旗下中高浓度果汁产品在国内市场降价,最高降幅超过三成,降价产品占到整个产品线的80%。不过,要想赢得市场,仅仅降价是不行的。汇源也尝试推出新品,早年推出了乳饮料,其后又有“他她水”等系列饮品,但市场效果却并不好。

  曾在汇源负责某新品销售的高管表示,汇源多年来推新品的力度并不大,主要关注的还是高浓度果汁。而单一品类的产品很难继续在市场上唱主角,汇源的继续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加之竞争激烈,汇源的前景堪忧。

  商标背后的的投机内幕

  “我今天已经收到了法院的传票,通知8月9日开庭,3天时间让我怎么准备?”尽管与汇源商标纠纷已经曝光多日,云南香格里拉卡瓦格博饮用水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依然十分激动,“汇源果汁商标授权之后强行终止协议,这是一种欺诈行为,现在反倒以经济纠纷的名义把我告到法庭。”

  据了解,在一份只有4页纸的《合作协议》中看到,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同意授权卡瓦格博公司使用“汇源”品牌生产、销售饮用水系列产品。汇源果汁并没有否认这份协议的真实性并表示,“这只是框架协议,汇源果汁拥有400多个商标,具体使用哪个商标,需要得到集团的授权。卡瓦格博的违约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未得到授权之前,就组织开展生产;二是未履行付款责任,没有缴纳质量保证金。”

  对于汇源果汁的指责,祝强显得很不服气。据他介绍,汇源饮用水有限公司是朱胜彪承包的企业,自负盈亏,当时达成商标授权协议时,朱胜彪提出将品牌使用费200万元打入他个人账户,目的是为了避税,付款之后只提供了一份收据。此外,卡瓦格博还支付给本次交易的中间人――汇源集团苹果醋项目经理王树平100万元,当时款项用途讲明是质量保证金,不过由于当时是汇入王树平个人帐户,没有留下关于用途说明的凭证,如今成了一笔糊涂账。

  中高浓度果汁进入瓶颈期汇源能突围软饮料?

  近日,国内果汁巨头汇源果汁发出的半年报显示,中高浓度果汁销售市场正在萎缩。目前国内主营业务为中高浓度果汁的海升果汁、安德利果汁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中海升果汁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98.6%。

  作为国内中高浓度果汁龙头,汇源在100%浓度果汁和25%-99%中浓度果蔬汁中,均位列第一,市场份额分别占比57.8%和43.4%,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明显。但显然,此优势并没有为汇源带来可观的收益,因为中高浓度的果汁市场正在萎缩,这导致汇源业绩明显下滑。

  汇源果汁以中高浓度果汁发家,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果汁老大”,然而这个标签对它的拖累却不小,尤其是在其新品的开发上。“果汁在汇源刚开始发展之时在中国饮料市场确实是热点,然而行业的趋势却是这一板块的比重逐年下滑,这就必然会导致在它营收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中高浓度果汁业务也逐年下滑。”博盖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果汁行业主要分为低浓度、中浓度和百分百果汁三大板块,汇源的优势在于后面两个细分市场。然而,这两个市场目前已趋近饱和,增长极其有限。而低浓度果汁市场,可口可乐与康师傅的市场份额均高于汇源,而且其市场地位无法撼动。

相关热词搜索: 汇源果汁内忧外患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