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在9月17日至9月28日内新增的10起异议申请中,包括4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3位自然人、一家市场营销公司、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酒业公司。其中,该酒业公司为中粮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粮酒业有限公司。
10月11日,距离4件“国酒茅台”商标初审公告期结束还有9天时间,各界对于该系列极具争议的商标所持的质疑正以商标异议形式集中递送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
据当日商标局官方查询网站显示,相比本报上期报道时的12起异议申请(详见本报9月28日第6版《“国酒茅台”商标注册引发白酒行业震荡》),目前4件“国酒茅台”商标中最多一件遭遇他人异议次数已增至22起。
22起来自各界的异议申请昭示着“国酒茅台”商标申请注册事件已成为近年来公众领域内最受关注的知识产权事件之一。而围绕这起焦点事件,据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调查采访获悉,其当前整体社会舆论形势呈现出白酒行业内全国性品牌集体围攻、部分区域性品牌冷眼旁观、公众领域热议不断等特点;与此同时,其舆论中心正从白酒行业内蔓延至公众领域。
区域性品牌冷眼旁观
连日以来,全国性知名白酒品牌阵线中,包括汾酒、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水井坊、西凤、杜康、金种子等在内的10余家企业接连以各种形式公开表态,认为“国酒茅台”商标注册有损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并违反商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明确反对该商标的注册;其中仅有古井贡酒方面表示支持该商标注册。而在区域性白酒品牌阵线中,“国酒茅台”商标亦遭遇无人附和的窘境,部分企业目前对该事件选择冷眼旁观。
日前,记者对全国部分区域性白酒品牌进行了采访,截至发稿前,相关反馈表明,这些区域性知名白酒品牌就“国酒茅台”商标申请注册事件多持适度关注、但拒绝发表言论的态度。
采访过程中,对于记者提及的“国酒茅台”文字作为商标进行注册是否合理;如何理解“国酒”概念;目前行业内申请注册与“国”字相关商标的企业逐渐增多,贵司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等问题,受访的区域性知名白酒品牌中多以回避处理。
江西四特酒业法务部负责人表示对该事件不予置评。
安徽迎驾酒业法务部负责人辛先生表示对该事件“暂无看法”。
河南张弓酒业总务办王先生表示不发表观点。
与以上企业所持态度近似,新疆伊力特酒业、内蒙古蒙古王酒业、吉林洮儿河酒业等数家区域性知名白酒品牌均未在截稿前以书面形式就“国酒茅台”事件予以回复。
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受访人士在与记者的互动中表示就其本身而言,对于“国酒茅台”事件始终保有关注并存在一定的个人看法,但在未获得公司层面的授权前,尚不便公布个人观点。
据多位白酒行业资深人士介绍,“情谊”在我国白酒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即便这一行业一直以来在市场层面充满明争暗斗,但在公众层面素有不伤同行的默契。此番“国酒茅台”商标的出现打破这种默契,势必招致各大全国性知名品牌声讨,即便区域性品牌敢怒不敢言,但注定难以获得它们的声援。
舆论中心转向公众领域
“国酒茅台”在白酒行业引发的震荡仍在通过全国性知名品牌集中反对、部分区域性品牌冷眼旁观之势持续,而相伴该事件的舆论中心则正从白酒行业内部转向社会公众领域。
就这一趋势,目前就“国酒茅台”商标提起的22起异议申请中,异议申请人身份的多样性便是信号之一。据了解,目前“国酒茅台”异议申请人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为白酒企业,其他则包括各地自然人、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广告公司及市场营销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