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富士康遭遇用工荒 河南基层政府忙招工

富士康遭遇用工荒 河南基层政府忙招工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世界工厂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09-28 09:45:52

  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的一大任务,很多基层政府为了能更好的招商引资,一般都承诺帮助招募员工,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用工荒问题,使得曾经的招商承诺成为政府的重担,为富士康招募员工成为河南基层政府的一大重担。

  数年来,富士康北上西进,多地办厂。有着强烈招商引资意愿的地方政府,常常会承诺帮助招募员工。然而,用工荒的日趋加剧,使曾经的招商承诺成为政府的重担。尤其是王军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今后的工作内容,将包括为富士康服务。

  9月25日,河南省伊川县的乡干部王军正坐在办公室里,为十几个富士康的招工名额纠结。伊川县8月底召开了一场县政府办公会,常务副县长非常严肃地给各乡镇下达了为富士康招工的任务。

  整个偏远小县伊川的招工任务总共是500人。忙活一个月后,乡镇干部们拼凑完成了一半左右。剩下的指标,似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军和他的同僚们将不得不采用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花钱雇人去参加富士康的体检。在整个河南基层,迫于上级的下压指标,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一开始,雇一个人需要500元,现在,最贵的已经涨到千元左右。

  8月初,河南决定将协助富士康招募20万名工人。任务层层分解下去,完不成任务的地方官员轻则受批评,重则被追责。在豫北某县,任务一直分配到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被乡镇干部警告,完不成任务就免职。

  数年来,富士康北上西进,多地办厂。有着强烈招商引资意愿的地方政府,常常会承诺帮助招募员工。然而,用工荒的日趋加剧,使曾经的招商承诺成为政府的重担。尤其是王军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今后的工作内容,将包括为富士康服务。

  招不来人

  当富士康的招工任务下来后,王军和其他乡干部被要求下乡动员。王军串门入户,说得口干舌燥,至今却一个人都没招来。

  “想打工的早出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在乡下建筑队干活,收入不比在富士康低,还能照顾家里”,王军说,确实也有一些年轻的闲人,可这帮90后已经不像父辈那么勤勉,富士康一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很难吸引他们。

  在豫北某县,基层干部的压力则更大。这个贫困县120多万人口,需要为富士康招工1万人。8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召开动员会,按照1:10的人口比例下达招工任务。该县一个村委会主任告诉南都记者,镇领导开会通知村干部们,凡完成一个招工任务,奖150元;完成不了的,一个罚200元,还要被免职。

  这位村干部和数百公里外的乡干部王军,有着同样的苦恼。如果走平常的介绍工作路子,根本招不来人。招工的要求逐渐调低,招工年龄从最大40周岁上调到45周岁;面试包括认26个英文字母,后来不是文盲、手指灵活就可以。饶是如此,仍让村干部们叫苦连天。

  当地一位建筑承包商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适龄男青年在建筑工地上,一天可以拿300元到一百三四十元不等,大部分可以日结工资。相比之下,富士康的封闭式工厂和不停歇的生产线,并不具备吸引力。

  这个人口大县有至少1/4的人口外出务工。而且,从八九月份开始,河南农村进入秋收秋种,村里的劳动力不想挪窝,外出的劳动力回来秋收的都非常少,更不会转回老家去富士康。

  “上头逼我们,我们就去逼别人”,上述村干部说,几乎每一个村都把“动员”的重点放在了入党积极分子和贫困户身上。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解决一个指标,否则将会被视做不够积极;贫困户家里如有适龄者,也得解决一个指标,否则一个月七八十元的补贴堪忧。

  进入9月份后,因秋收越来越近,大规模招工宣告暂停,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据该县人社局透露,截至招工暂停,该县此次一共为富士康招到了三四千人。他承认,县里给各乡镇都下达了指标,“全省都是这样”。

  全省战略

  事实上,在河南18个省辖市,目前都在为富士康招工忙碌。在豫北鹤壁,政府紧急通知要求招工10万人;在豫东驻马店,政府宣称要在年底前招工1万人;在豫西南南阳,政府宣布凡是入富士康工作满半年者,政府补贴600元……

  “这都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一位接近河南省高层的媒体人士称,自从2010年郑州以优厚的税收条件和土地让利吸引富士康落户后,其对GDP等各项经济指数的拉动,不但让其他地市眼红,也让省领导意识到了富士康的经济效应。省里对富士康的重视力度,让各级领导都不得不重视。

  河南更期望富士康可以拉动上下游的产业进入该省,以入住遍布全省的170多个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自建成后,普遍面临着产能不足,土地厂房大面积闲置的困境。

  “可以给的优惠都给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说,以占地10平方公里的郑州富士康为例,政府帮助拿地盖厂房,富士康几乎属于“拎包入住”。引入两年来,好看的数字只存在于GDP和出口额上。相反,为引进该项目,河南省和郑州市的投入在120亿至150亿元之间。

  但GDP正是官员政绩所在。对各地都在以“超国民待遇”“大招商、招大商”之际,能吸引富士康这样的金主,无疑事半功倍。

  流传于豫北某县的一个说法是,之所以该县要招工1万人,是因为县委书记与富士康初步达成协议,如招工顺畅,将考虑在该地设厂。这样的厂,名为“实训基地”,性质上属于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外包工厂。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这样的诱惑无法抵挡。

  据公开的数据,郑州富士康日产苹果手机20万部。如保持产能最大化,还需招工20万人。在用工荒蔓延的情况下,这个任务被河南省接过去消化。可以说,在河南的每一个人才市场,都有富士康的招聘摊位。

  热情的基层

  9月15日,周六。在河南省西华县郊外一条公路边的简易房内,西华县人社局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等待很难等到的应聘者。每个应聘者都要回答的问题是,你要留在西华富士康,还是去郑州?去两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薪酬上。留在西华的实训基地,底薪1200元,转正后每月可拿2200-2500元;去郑州的话,底薪转正后为2000元,收入在2800-3000元。

1/212下一页尾页

相关热词搜索: 富士康遭遇用工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