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宋维东
11月21日,中广核技与清华大学联合宣布,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通过鉴定。
中广核技与清华大学拟联合成立“电子束及环境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动电子束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同时,公司与恒昌集团就印染废水处理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电子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条件,中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广核技董事长张剑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建龙介绍,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结合生物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工艺,成本更低,净化程度更高,安全环保水平可靠,属国内首创。
据介绍,该技术可应用于印染、造纸、化工、制药等行业和水质复杂的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并可用于医疗废弃物、抗生素菌渣等特殊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大幅提高工业废水治理水平。
张剑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2014年国内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计算,每套电子束辐照装置处理能力5000吨/天,如果5%的工业废水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处理,需要电子束辐照装置600套,对应市场规模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