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以来,我市把综合示范工作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重大机遇、重要平台,加快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建设。
我市报财政部备案5大类典型示范项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低碳化示范项目、大气污染治理及沱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低碳绿色生态城镇建设项目与建筑绿色化项目、新能源及多元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汽车示范项目),三年计划总投资100.76亿元。两年来,我市组织实施典型示范项目272个,备案计划总投资62.1亿元,核定完成投资额74.7亿元。项目亮点纷呈,秸秆综合利用链条基本形成,磷石膏废渣综合利用效果突出,统筹城乡绿色发展成效明显,以“路面共振碎石化”为代表的“交通清洁化”取得新突破。
截至2016年,我市共获得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中央综合奖励资金8亿元。两年来,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安排节能减排项目达22亿元。与此同时,在2015年五项节能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16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与2015年同比下降6.2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2.45%、2.07%、7.57%、1.11%,节能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在创建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推动作用,着力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推广配套政策,出台并推广财税、绿色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水污染防治、差别化水电气价等25项政策。二是加强体制创新,两年来出台了18项创新机制,包括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推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建立起全省首个“环保警察”中队;设立1亿元节能减排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PPP模式建设节能减排典型示范项目等。
与此同时,我市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并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微信公众号,累计点击率超万人次;征集节能减排志愿者100名、节能减排宣传口号700多条;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周、节能减排书香传递进社区、跨年宣传周等活动,引导企业、学校、社会民众积极参与示范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据了解,2015年4月、2016年5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绩效考核组对我市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等级均为优秀。省财政厅2016年对我市该项工作的绩效考核同样是优秀,我市获得省级专项补助5000万元,2017年考核也是优秀,省级奖补资金即将下达,这也开创了全国省级对市级节能减排示范市补助额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