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方面作出规划。国家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加码可期,但是因为低压线路多使用架空线,所以其对铜线消费的提振作用有限,相反,铝绞线以其经济性却获得厂商的广泛采用,“铝代铜”可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国家“强农惠农”、“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家电产品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带动了农村用电需求急剧增加。但是,农村电网改造仍不完善,部分已改造的电网又出现了不适应问题,电力供应不足让农村地区的家电应用遭遇“卡脖子”的窘境。
早在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决定对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工程。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全面取消,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标全面实现,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网公司全力参与。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布的“十二五”农网改造计划,两公司将在2015年前在农网升级改造中投入超过5000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公司4000多亿元,南方电网1100多亿元。
为了保证农网升级改造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偏远及无电地区全部用上电,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社会用电总量将达6.15万亿千瓦时,为使城乡居民用能实现“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将“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使“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农网升级改造投资将逐渐加码。
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共计124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其中的24亿元预算将专项用于支持内蒙古、四川、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另外100亿元预算将专项用于支持辽宁、福建、江西、河南、重庆、云南、青海、新疆等25个省(区、市)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输电线路建设作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重要一环,将全面受益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一般农网输电线路由进入变压器前的高压线路和输出变压器的低压线路组成,其中高压线路的主要原材料为铜线,但考虑到农村地区地形复杂且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山区),高压线缆的铺设存在诸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相比之下,在农网改造中低压线路的建设比例更高。低压线路多使用架空线,铝绞线以其经济性获得厂商的广泛采用。因此,在国内农网改造升级投资加码背景下,“铝代铜”的产业发展趋势有望得到进一步深化。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