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车企年报的陆续出炉,2013年上市车企的前景如何成为了多方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今年出台了一些针对汽车业的政策,在利好、利空均在的局面下,2013年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恐怕将是一个调整的“关键期”。
政策并不明朗
记者搜集了2013年以来针对汽车业的一些政策发现,由于汽车业整体在2012年的疲软,城镇化政策被各方认为是汽车业的“救命稻草”。但是业内很多分析师认为,城镇化“双刃剑”效应明显,因此很难成为一个对汽车业长期利好的政策,因此车企不必过分解读城镇化政策。
而对于目前纷纷扬扬的公车采购问题,中信证券研究员许英博认为这样的政策对自主品牌车企作用微弱。特别是将外资品牌拒之门外的做法很有可能触犯到WTO协定的“红线”。“我个人认为公车采购难以对自主品牌有实质性的帮助,这个政策的强度太大、争议太多,很难说正式公布之后有一个怎样的结果。”许英博分析道。
而目前某些城市再次传言要“限行”、“限购”的消息,一旦落实恐怕对汽车业来说又是一轮打击,由于今年以来我国多数地方受长期雾霾的影响,限行、限购在许多消费者眼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理解且希望尽快推行”的政策。这都会影响上市车企的未来。
整体有向好趋向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证券分析师还是对2013年上市车企的前景有比较乐观的情绪。许英博认为,今年上市车企的整体发展将会是一个向好的态势。忍受了去年一年“微增长”的压抑,今年不少车企都在谋划着“反弹”。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2013年上市车企整体向好的趋势能够持续多久将很难判定,未来仍然充满变数,上月车企销量遭遇“倒春寒”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样的观点。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行业规律,今年比去年“好一点”实属正常,但是不是“好一点”就代表企业从此高枕无忧,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个人认为,今年上市车企的结构性分化将成为一个主流。”许英博说。
部分车企已经展开“调整”步伐
记者观察发现,长城、吉利等早早披露2012年报的车企已经开始进入调整阶段。例如长城正在想办法改变SUV -家独大的局面。想以SUV市场的稳固做后盾,发展轿车业务。同时长城也发布公告称要尽快发布2013年第一季报,并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巩固品牌优势。
而另一家年报“很好看”的企业吉利也正在对营销架构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今年吉利营销架构的再次深化,以及五大事业部的建立,加之吉利将重点发展帝豪品牌和SUV产品,都能从中看出其“深度调整”的态度。业内专家认为,2013年将是我国上市车企大面积的“调整期”,效果如何将在年底见分晓。(本报记者黄磊)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