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平板显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面临严峻考验

平板显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面临严峻考验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1-29 00:00:00

  警惕结构性产能过剩


  2013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面临关键材料和设备产业发展滞后、新型显示技术储备亟须加强、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


  一承接产业转移将对产业发展产生复杂影响


  从国际看,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重心正在向我国转移。根据以往经验,国外资本进行产业转移时,往往会伴随着丢弃落后技术和落后产能的包袱。随着液晶面板高世代线建成,海外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为了继续抢占中国市场,海外企业陆续改变原先不肯向中国输出技术的策略,通过在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生产基地,贴近终端产品市场,在国内市场与本土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我国终端市场这一优势与国外先进企业开展合作,又要警惕国外企业进行落后产能转移甩包袱的情况出现。


  预计2013年,国外企业将进一步在平板显示领域开放,放宽对我国输出产品线和技术的限制,通过与国内面板、材料和装备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我国企业有望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提高配套本地化程度。此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向我国转移势必会给国内企业带来一定冲击,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后期面临如何提高赢利水平,进入良性循环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正确的战略合作和竞争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键材料和设备发展滞后给产业带来严峻考验


  从国内看,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关键材料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与国外差距明显。


  预计2013年,我国将持续加大对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扶持力度,平板显示产品配套能力有望获得提升,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将有所减少,但关键材料缺乏和核心设备发展严重滞后仍将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我国面板产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带来严峻考验。


  三新型显示技术亟待突围


  产品创新是当前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方面,受TFT-LCD技术积累不足、产业资源分散、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产业化进程落后于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新兴显示技术的发展无法绕开国外先行者的专利壁垒,为了保持领先优势,国外企业惯于采用专利、标准、诉讼等手段打压国内企业,为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设置障碍,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竞争局面。


  预计2013年,在新型显示技术,尤其是AMOLED、新型背板技术、超高解析度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中,国内平板显示企业仍处于劣势。


  四产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


  2012年,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条高世代线先后达到满产,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开建和获得批准的高世代线共计5条,与增长相对乏力的全球液晶电视消费情况相比,高世代线数量急剧增长势必给产业有序发展带来较大挑战。此外,我国面板产品尺寸存在单一化的趋势,我国企业在新尺寸切割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规避产品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


  预计2013年,在后续高世代线尚未投产的情况下,国产面板企业出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设备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整体规模稳步扩大,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有望加大,结构性过剩的风险将有所降低。但是必须注意到,短时间内我国本土面板企业在新技术研发、成本竞争和赢利等方面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何合理调整国内产能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平板显示产业规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