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械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带动,钢帘线、PC(预应力混凝土)制品、焊丝、弹簧钢丝等金属制品产品均快速发展,产品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2005年~2011年我国主要金属制品的平均增长率为14.4%。
钢丝绳高端产品质量仍存差距
近年来,我国钢丝绳产品稳步发展,但是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分散竞争激烈、名牌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高端钢丝绳产量少等缺点。我国从事钢丝绳生产的企业有数百家,但小规模企业居多,多分布在江苏省南通市及周边地区。2002年,在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钢丝绳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30多家,2011年增加到260多家。其中,17家产量超过2万吨的大型钢丝绳企业2011年的总产量约为95.8万吨,占钢丝绳总产量的53.2%;产量超过5万吨的钢丝绳企业有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巨力钢绳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约占2011年总产量的28.3% 。
此外,在高端产品质量方面,我国钢丝绳企业与世界一流的钢丝绳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如汽车起重机提升用钢丝绳,变幅钢丝绳和伸缩臂用钢丝绳,港口集装箱用钢丝绳,部分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厚镀锌、高强度、高韧性、粗直径、超长度钢丝绳,旋挖钻机用钢丝绳,大型露天煤矿电铲用填塑钢丝绳和高速电梯用钢丝绳等。
不过,我国钢丝绳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些有实力的钢丝绳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成功研制并生产出高端产品,如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缆索起重机主索用三角股钢丝绳,研制的大型海洋起重船深水锚泊用钢丝绳用于4000吨起重工程船;天津市全友钢丝绳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面接触钢丝绳用于煤矿矿井提升,运行16个月后仍可安全使用。随着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入,我国钢丝绳的生产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子午线轮胎助推钢帘线发展
钢帘线和胎圈钢丝作为轮胎的骨架材料,广泛应用于子午线轮胎中。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对轮胎的技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子午线轮胎因其具有行驶安全、滚动阻力小、节油、耐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汽车轮胎领域发展的主流。轮胎子午化率(指子午线轮胎占轮胎产量的比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轮胎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子午化率接近100%,而我国仅为87.3%。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将“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列在“新材料”目录中,这一有利政策将刺激我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子午线轮胎配套产品———钢帘线和胎圈钢丝的发展。
我国钢帘线和胎圈钢丝的产量分别由2005年的40.7万吨和33.1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58.5万吨和55.8万吨。钢帘线企业产能规模最大达到40万吨,最小为2.5万吨,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3家。胎圈钢丝企业产能规模最大达到15万吨,最小为1.3万吨,生产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25家减少到2011年的l7家,产量超过3.6万吨的企业有6家,其中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胎圈钢丝产量超过10万吨。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钢帘线与胎圈钢丝相比,增速较快,年均增速达到25.4%,是胎圈钢丝的胎圈钢丝年均增速为9.1%2倍多,主要原因是轮胎产业的结构调整。
焊丝需求量上升、焊条需求量下降
焊接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汽车制造、能源、造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军工等制造行业,是钢铁产品连接方式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并随着钢铁表观消费量的增加而增长。2011年,我国焊接钢材表观消费量比2005年增长了2倍多。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包括CO2气体保护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埋弧焊丝)和焊剂这3大类。焊丝由于具有焊接质量高和连续化生产的特点,预计将逐步占据焊接材料的主导地位。焊丝产量占焊接材料产量的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37.5%提高到2011年的53.4%。其中,由于药芯焊丝的技术进步,其使用量发生了突破性增长,药芯焊丝产量所占焊接材料产量的比例也逐渐提高。此外,不同行业对焊丝的需求不同,汽车制造业、集装箱加工和工程机械类产品使用气体保护实心焊丝的比例超过95%,而造船、锅炉则多使用药芯焊丝或埋弧焊丝。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焊接材料中焊条占焊材总消费量的比例将降到40%以下,而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效率高的焊丝消费量的比例将逐渐上升,预计将超过60%,焊接材料结构的调整将使焊丝需求量增加约40万吨。
PC制品在公路建设方面需求较好
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PC钢丝和PC钢绞线的消费大国。我国PC制品的发展大概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以前,国内有十几家企业引进了18条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和12条低松弛PC钢丝生产线,生产能力合计达到50万吨。第二阶段为2000年~2005年,随着国内基建设施加快,高速公路和桥梁建设对PC制品需求量的增加,新增低松弛PC钢绞线产能近90万吨,加上新增的PC钢丝产能,PC钢绞线和PC钢丝生产能力达到170万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PC钢棒产品的生产技术,通过设备引进、开发和创新,设计生产能力有了较快的增强。第三阶段为2005年以后,在2005年~2007年期间,国产PC钢绞线生产线制造技术基本成熟,经过创新,新增了约80条生产线其中引进PC钢绞线生产线11条,新增钢绞线产能160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我国高铁建设较之前有所降温,导致市场对PC制品的需求明显萎缩。同时,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使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PC钢绞线出口下滑,不少国内PC制品企业进入“寒冬”和微利时代,规模小于10万吨的企业开工率不到50%,有的甚至停产。不过,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需求则相对较好,按照国务院2004年底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数据预测,2015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0.8万千米。粗略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100吨~150吨PC钢绞线。
光伏产业发展带动切割钢丝生产技术进步
伴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受益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政策驱动和投资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光伏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光伏系统年安装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累计安装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切割钢丝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生产技术的进步。2011年底,国内切割钢丝生产企业已有近20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贝卡尔特、江苏凡登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但是,该产品的超额利润在国内企业“一哄而上”的背景下,于2011年6月终被打破,吨产品利润由2010年的几万元降到几千元。不过,在原材料、设备和生产工艺方面要求极高的切割钢丝,带动了我国整个金属制品行业的技术进步,无论粗丝拉拔、中丝热处理,还是热处理—电镀黄铜生产线,以及成品水箱拉丝机的研究开发,都进入新的阶段,国产设备的稳定性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其他金属制品的发展情况
除去以上的金属制品产品,还有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俗称高压胶管钢丝、镀锌钢丝钢绞线和弹簧钢丝这3大类产品,从2003年~2011年,这3类产品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7.2%、11.1%和21.8%。
近年来,高压胶管钢丝由原来的钢帘线副产品逐渐转变为独立的金属制品产品,2011年生产规模超过8000吨/年的企业有河南铂思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衡水永利钢丝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锌钢丝钢绞线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电网的改造,尤其是经历2008年南方大雪后,我国南方的电网线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镀锌钢丝钢绞线的用量明显提高。生产厂家主要为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的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8%。
弹簧钢丝包括冷拉弹簧钢丝、铅淬火弹簧钢丝和高性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悬架簧、气门簧、离合器簧等汽车用弹簧用量,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用量的增速也较快。同时,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机械用铅淬火弹簧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增加,也导致铅淬火弹簧钢丝用量的增加。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