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美日加速稀土自产,倒逼国内稀土产业技术升级

美日加速稀土自产,倒逼国内稀土产业技术升级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1-21 00:00:00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和日本丰田汽车正试图打破中国稀土开采的全球垄断地位。美国国防部和亚洲最大汽车制造企业正在与加拿大尤科尔稀有金属公司和马塔梅克勘探公司开展合作,这两家公司正在开发北美稀土矿,这将增加所谓的重稀土供应。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稀土价格走势极不稳定,但这并未阻止中国以外的勘探企业高调宣扬其稀土生产潜力。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都纷纷表示将加大本国稀土开采力度,复产其国内的稀土矿。这么做会对中国稀土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外稀土复产国内有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持续收紧稀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规模,稀土产品价格与2010年之前相比大幅提高。受其影响,美国、日本等稀土进口大国的矿业公司和稀土企业开始重启稀土资源项目;同时,一些稀土资源储量较丰富的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受到稀土产品价格高企的吸引,也纷纷上马并加速推进本地稀土开采项目。


  近日,多家国内稀土生产企业相关人士均表示,其他国家产能释放的话,肯定会对稀土价格造成冲击。但是,即使国外复产加大产量,近一两年时间稀土产能也不会达到峰值,对国内稀土企业虽有影响,但不会太大。


  资料显示,目前,国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稀土项目主要集中在美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进展较快的稀土资源项目主要有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马来西亚稀土冶炼厂、印度奥里萨邦稀土矿以及越南东堡稀土矿。其中,马来西亚稀土冶炼厂由澳大利亚莱纳公司投资兴建,用于分离提炼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矿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稀土,将于今年底开始试生产。同样计划于今年底投产的还有印度奥里萨邦稀土矿。


  上述稀土企业产能如果释放,肯定会对我国稀土行业产生影响。业内研究人士表示,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进一步拉低稀土产品价格,促进我国稀土冶炼企业重组整合,推动我国稀土产业技术升级。拉低价格可能会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其余两方面均能从侧面对我国稀土产业形成刺激性利好。


  国内稀土价格反弹乏力国外新项目释放的产能将挤占中国稀土产品的原有市场份额,供应增加将导致稀土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尤其是美国钼公司和澳大利亚莱纳公司的生产可能带来轻稀土价格明显下降。当然,这将有利于减少我国稀土出口,降低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目前我国稀土冶炼企业多达百余家,其中多数企业产能小、技术落后、产品低端,随着稀土产品出口量的减少和市场价格的下降,缺乏竞争实力的冶炼企业势必会被市场淘汰,被优势稀土央企和地方国企重组整合。


  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产品形成了低端产品泛滥、高端产品稀缺的特点,稀土产品价格继续走低势必倒逼企业在创新及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下更多功夫,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技术升级,打破国外稀土企业对高端稀土产品的垄断。


  不过,研究人士表示,我国稀土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确实不少,除提到的技术以及产能、产品问题外,稀土产品价格能否上涨仍有压力。


  有分析称,多重因素引发近期稀土市场反弹,大幅上涨存在阻力。近期,由于大厂停产保价、部分企业与贸易商进货等因素,稀土市场出现反弹。以氧化镨钕为例,报价由10月底最低的约26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30万元~32万元/吨,此前稀土价格下跌过程中,30万元/吨以下成交量较小,较小的资金量即可撬动稀土价格。另一方面,35万元~40万元/吨区间套牢盘较为密集,稀土价格大幅上涨也存在较大阻力。


  尽管近期出现了部分投机性需求的补库存行为,但从中下游企业来看,由于需求未见明显复苏,大多数企业对补库存依然十分谨慎,总体保持去库存策略。因此,短期稀土市场的反弹更多来自于投机性资金的推动,而非真实需求的复苏,向下蝴蝶效应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中下游企业仍处于去库存过程。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相关热词搜索: 美日加速稀土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