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名导演王潮歌带领“印象”系列实景演出走出国门,再到北京文博会日渐广泛的影响,文化创意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产业,在规模和水平方面都在不断提升。不过有专家指出,要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应继续增强中国原创文化品牌,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度不断增强,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今年5月,知名导演王潮歌的“印象”团队接受了马来西亚方面的邀请,将推出“印象”系列的第十部作品《印象马六甲》,并于10月在中国-马来西亚经济峰会上完成项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我国自主文化品牌被更多国家、地区所接受。据悉,“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于1998年推出第一部——《印象刘三姐》。该演出通过艺术创作与舞台技术的突破,结合大型山水实景,完美融入自然,以现代艺术构想设计,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成为国内文化创意市场的一次创举。
同时,广受各界关注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于11月6日在京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全面展现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突出呈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经济相互渗透所造就的产业新面貌。据悉,本届文博会的鲜明特点是突出中国原创文化品牌,强调文化金融创新,激励文化消费,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文博会提出要全方位多渠道展开国际文化交流,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据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由于附加值高、发展可持续,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贡献力量,因此受到发达国家广泛重视。美国、英国、法国的创意产业都已建立起完整的、商业化的产业链条和多元化发展模式。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达8.2%,全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5万个,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的8%以上。
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7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2%,是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突破8%的省市。从2005年至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1亿元增加到220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9.7%提高到12.3%,成为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也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创意设计业作为文化系统“十二五”期间要发展的十一个重点行业门类之一,并明确了搞活创意设计市场、培育壮大创意设计类龙头企业、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等主要举措。
据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本届文博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有专家表示,与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先发优势相比,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在经验、资金及国际运作方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突破,目前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还非常少,因此打造中国原创文化品牌非常重要。王潮歌表示,为使《印象马六甲》成为一个成功的国际化文化创意作品,“印象”团队将努力学习马来西亚文化,在表达马来西亚人心声的同时,将马六甲进一步推向世界舞台,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据悉,该演出项目已被马来西亚旅游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来自中国的文化创意品牌在国际上获得成功,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