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下旬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15.2万吨,增量0.85万吨,旬环比上涨0.42%。其中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8.8万吨,增量0.85万吨,旬环比上涨0.48%,再创新纪录。当月全国累计日产量214.16万吨,较8月实际粗钢产量增加0.16%。日均产量不断走高而九月份国内钢价却出现下滑态势,是什么原因造成此局面。
九月份国内钢价整体呈现了震荡下行的趋势。从卓创资讯价格指数检测来看,建筑钢材价格从月初928.55下跌至月末911.25,下跌17.3跌幅1.86;板材价格指数从月初922.22下跌至月末898.03下跌24.19跌幅2.62%。金九行情远远低于市场,主要原因是终端需求迟迟得不到释放,供需矛盾深化的局面较为凸出所致。商家心态疲软低价抛货,市场却迟迟看不到触底的迹象。
2012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钢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速也回落至7.3%,创出了2000年以来的次低水平。2013年前两季度,GDP保持7.7%和7.6%的增幅,1-8月产量增速迅速,在需求端表现较为平稳的情况下,供给过剩成为钢价下行的主要诱因。
国际经济在战战兢兢中复苏。从整个大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形势相对乐观,特别是制造业和失业率回暖带动了经济复苏,但是对于美国是否如期退出QE及美国债务上限引发了市场担忧。欧元区近期PMI复苏迹象明显,但是受需求制约,主要经济国德国出口数据却低于预期。因此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也致使了大宗商品走势及期货股市波动剧烈给现货市场带来冲击。
钢铁企业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在现货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国内大钢厂如宝钢和沙钢等钢厂对于11月份价格基本以平盘报出,随着优惠出台,相当于价格变相下跌,主导钢厂由升转降反映出后期钢价整体走势仍不乐观,这也给现货市场带来压力。
产量增加和库存上升更加凸显供应过剩。从数据上来看10月初钢材社会库存为1500万吨,较节前大幅增加了60多万吨,日均产量也达到219万吨新高,因此过剩压力下将对钢价上行产生了很大影响。出口惨淡也给钢价产生很大影响,受价格优势消减及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影响,九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92万吨,较上月下降122.4万吨,环比下降19.9%,同比下降4.47%。
目前不光是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而放眼全球钢材需求每年15亿吨,但过剩却超过了将近5亿吨,其中巴西自2008年以来,设备开工率不足70%,也反映出了产能过剩的一个信号。需求增长放缓及供应持续过剩这两大难题将继续困扰世界钢铁业。对于国内市场来看过剩压力很难有所改善,四季度受天气因素及行情因素部分钢厂可能进行检修,但是日均产量难有大幅减少的迹象,日均量维持200万吨以上水准。结合2013年三季度粗钢产量为1.91亿吨,较一季度增加6.03%,较二季度减少1.56%,卓创资讯用季节系数预测四季度国内粗钢产量将达1.94亿吨,较三季度增加15.7%,整个2013年国内粗钢产量将达7.79亿吨,较2012年增加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