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在发言时首先询问了数家欧美大公司的董事会组成结构,包括都有几名成员,多少位独立董事,多少位管理层人员,多少位普通董事等等,之后他显然发现了这些欧美大公司董事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缺少实际的代表公司股东利益的董事。
然后柳传志讲述了一个在美国发生的故事。说他知道在美国有家著名的IT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的CEO工作能力很强,企业的经营业绩蒸蒸日上。然而在这个时候,他却犯了一个错误。有人告发他有对合作伙伴企业员工有性骚扰的事情。
然后,这家公司的董事会就开始调查这件事情,花费了半年多时间。最后结果,所谓的性骚扰事情查无实据,但是就在这次调查当中,却发现出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位CEO在他任上,曾额外多花了两万多美元,把本来不应该被报销的私人费用,结果用公司的账户报销了。
结果,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为了捍卫道德,就解聘了这名CEO,解聘的代价是多花了四千多万美元的违约金。这还不算什么,之后这家公司又连续换了两个CEO,但却都不够成功,公司的业绩更是一落千丈。
由此,柳传志质疑道,显然由这一事例反应出欧美的很多公司在治理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就是独立董事太多,而这些独立董事的利益其实与企业根本没关系,根本不关心企业会真正发展怎样。这样他们就很容易为了捍卫某些问题,而做出令企业利益受损的事情。柳传志抛出这些问题,询问论坛上的欧美公司代表,如果碰到了这样的董事会,应怎么解决?
显然,柳传志这样的问题得到了现场中国企业家的共鸣。郭广昌表示,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全球性的共有难题,在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就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一种叫内部人控制的情况。相对之下,中国的国有企业还好点,而在西方,有些企业根本就没人管,这是很严肃值得解决的问题。
陈志武听过这一故事反思到,虽然他担当着中国好几家大公司的独董,但是,他假如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首先要维护的还是自己的声誉,那么很可能就不会真正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投票。反而会捍卫一些东西。
不过,陈志武表示,这种捍卫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他讲述了中国古代都有的女人守节的问题。说在古代,不管是哪个朝代,谁做主,都一直对守节看得很重。而且,对女人守节的要求是绝对的,而对男人的守节就不绝对。这是因为,古代有生儿防老的需要。假如妻子不守节,那么就无法确定孩子是谁的,如果发生,那么家庭的稳定安全就崩溃了。所以,每一任皇帝都会在每年对部分寡妇树立烈女的牌坊。当然,那些做寡妇的真的有什么变化,也不一定就会受到惩罚。但历代都将守节看得非常重,可能这一情况会与董事会的道德捍卫有些相似。
对此柳传志回应,关键那位CEO本来也没犯那么大的错误,如果多报销了两万美元是个错误的话,那也顶多是“多看了一位男子几眼”,或者“摸了下郭广昌的手而已,而问题是。现有的董事会显然一点都不爱惜这个儿媳妇。”
对柳传志的这一故事,论坛上的几位欧美企业的董事长、CEO等企业高层代表也都做出了回应,大多认为这一故事非常有意思,但企业选择解雇与不解雇都不一定是对的,或是错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公司的治理既包括了道德还要有利润,要有平衡。公司的治理一定必须所有权和管理权要分开,也应与利润要有个平衡。而作为独立董事来说,因为他们有道德的平衡,和个人声誉的担心,所以做出的决定就需绝对的勇敢。
柳传志认为,这反应出欧美企业在公司治理上面临重要问题。“我实际上想,其实很多欧美公司的整个治理都是依靠职业经理人。包括管理层、还有董事会。特别是在董事会内,独立董事天然的都会自觉站在小股东的利益上。但却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也就是没有公司真正的主人在”。
柳传志说,假如公司治理上没有真正的主人存在,那就没有人去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现有的管理团队都是职业经理人,都是有任期的。这样,假如为了将来的收益而进行投资的话,很可能就要减低当期公司的收益。因此很少管理层会这样干。而假如有股东董事在,他就会坚持发展这些长期的投资。
因此,柳传志得出结论,企业里一定要有大股东的代表,可以代表着股东,这样就与那些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一起更好的做好监督的工作,可以坚持公司长远的利益。
柳传志还半开玩笑的表示,正是因为很多欧美公司没有考虑这些事情,“所以,金融危机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