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主办
首页
走进企联
企联简介
领导关怀
题词贺信
企联领导
企联文化
三方机制
部门设置
协会章程
工作委员会
会员构成
品牌活动
联系我们
雇主工作
党群工作
新闻中心
头条
活动预告
省企联动态
聚焦企业
节能减排
产业经济
各地新闻
中小企业
热点关注
数字化
市场行情
技术创新
部委动态
厅局动态
企业家动态
品牌活动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管理创新大会
诚信企业评价
企业信息化峰会
咨询培训峰会
数字经济论坛
企业文化年会
四川资本论坛
四川品牌大会
服务中心
项目推荐
企联书刊
健康工程
会员之家
企业维权
认证培训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财经动态
工业园区
高层参考
财经观察
专题专栏
企业家活动日
企业100强发布
企业信息化峰会
诚信企业表彰
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企业入会
联系我们
活动直播
站内搜索
新闻
企业家
企业
企联信息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更多头条]
四川企联网
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广东3成流动儿童与父母相处不足 心理问题突出
广东3成流动儿童与父母相处不足 心理问题突出
编辑:企联编辑
来源:互联网
评论数:0
发布时间:2013-05-29 10:23:25
对很多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就像奢侈品。记者顾展旭 摄(资料图片) 广东有400多万流动儿童 很多因缺乏陪伴致心理问题突出 关注流动/留守儿童系列报道之1 他们,是一群不知终点的“小候鸟”,跟随着父母谋生的步伐四处迁徙;他们,是一群亲情的守望者,在遥远的故土,守候着父母的归途,他们是广东400多万的流动儿童和全国不计其数的农村留守儿童。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本报将推出“关爱流动留守儿童系列报道”,联合民政、妇联和团委等多个部门深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探寻我们这座城市应该用什么支撑起这群孩子并不奢侈的梦想。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无数父母都在问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节日礼物。然而对于生活在广东的400多万名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最想要的节日礼物也许是父母的陪伴。 日前,广东省妇联与广东省家庭教育学会合作完成的一项关于“广东省流动儿童家庭状况”的调查显示,因为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目前这一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中,有1/3流动儿童家长每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7小时,有一部分更不到1小时。仅1/10左右的流动儿童表示,父母会经常带自己去玩。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周佑英、王毅丽、观超滢 现状: 广东为流动儿童第一大省 日前,坐在白云区景泰街家庭服务中心社工面前的阿丽哭得声泪俱下,这一个多月以来,5岁的儿子东东经常无缘无故地尖叫,一边哭一边扯自己的衣服和头发。阿丽说,自己是湖南人,和老公在广州做小生意,当年生下东东之后就把他留在老家给老人带着。这两年,夫妻俩逐渐在广州站稳了脚跟,刚刚把儿子接到身边,没想到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接案的社工经过详细询问和分析认为,东东的情况并非生理上得了什么“怪病”,而是婴幼儿期过早与母亲分离,无法建立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并逐渐演变成“惊恐发作”,“这其实属于焦虑症的一种,需要科学规范的心理疏导才能逐渐纠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阿丽和东东的问题并非个案,他们的故事仅仅是广东省庞大流动儿童家庭和群体的一个缩影。调查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数量正在大规模增加,2005年~2010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有统计显示,广东省目前流动儿童的数量达400多万人,是全国流动儿童第一大省。 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 研究数据显示,目前,珠三角外来未成年人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力军。广州警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流动人口作案比例一直维持在72%以上,其中青少年犯罪占41.2%;在深圳市未成年人罪犯中,85%是外省人员,14%是广东省非深圳市户籍人员,仅1%是深圳市户籍人员。 调查:绝大多数父母没时间管孩子 2012年12月~2013年5月,省妇联儿童部与省家庭教育学会联合开展“广东省流动儿童家庭状况”调查,研究对象为珠三角地区2500多名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调查以随机抽样、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详见图表)。 调查显示,目前,广东省流动儿童中非独生子女比例为79.6%,省内流动的比例为40.6%,省外流动的比例为59.4%。这些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0%为初中及以下,职业大多为制造业工人、服务业及个体商户等; 75%流动儿童家庭人均月收入未达到全省平均工资水平(2012年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为3763元)。总的来说,广东省流动儿童家庭生活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父母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父母陪伴就像奢侈品 父母为生计起早摸黑地干活,没时间管孩子是广东省流动儿童家庭的普遍状况。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长中,每周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在7个小时以上的只占55%左右。 而对于大多数流动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就像奢侈品。当被问及“父母带自己出去玩和父母聊天的频率”时,分别有79.4%和62.7%的孩子选择的答案为“有时会”;而选择“父母经常会和自己聊天”的儿童不到总数的1/3,选择“父母经常会带自己出去玩”的儿童也只有总数的1/10左右。 多数流动儿童属长期流动 省妇联儿童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研究显示,城乡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时间平均为3.74年,其中7~14岁流动儿童中,约有1/3的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而0~6岁流动儿童在外流动的平均年数占他们年龄数的比例高于50%,说明他们自出生以来只有一半时间在现住地居住。 专家 把流动儿童家庭 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畴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郭丽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需要家庭和所在社区的共同干预。例如,0~3岁是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故此年龄段的父母应尽可能多陪在孩子身边,避免儿童在此年龄段有分离的创伤体验。4~6岁的儿童开始进入同伴交往等社会人际关系,故此年龄段的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多对儿童的人际交往度、行为和技巧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 省妇联儿童部部长周佑英认为,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消除基于城乡、户籍身份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倡导社会平等的价值观,尊重儿童权利和公民权利。把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纳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能真正融入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儿童防性侵手册 有望在年内印发 本报讯 (记者林亦旻) “废除嫖宿幼女罪,严惩性侵儿童的罪行!”有感于近期频繁发生的性侵女童事件,昨日上午11时许,市民陈先生与小颜自发来到省妇联举牌呼吁,希望妇联能够积极发声,维护妇女及少年儿童的权益,同时希望了解去年省妇联与省检察院联合调研并形成的《女童遭受性侵害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妇联权益部部长杨世强表示,信息公开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单位,且《女童遭受性侵害情况的调研报告》仅属于妇联对于自己工作对象的情况了解材料,已于去年通过媒体等途径将主要内容公布。对于近期频发的女童遭受性侵问题,他表示《女童遭受性侵害情况的调研报告》是国内首份针对女童遭性侵的调研报告,妇联也一直致力于宣传如何防范性侵案件的发生以及对受害者给予各种形式的救助。预计年内将编写并印发有关儿童防范性侵的宣传小册子,以更好地引导与教育儿童防范性侵害。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var array = new Array(["ydtj","5"],["zhengwenbbs","21"],["zhengwenph","22"],["zhengwenpic","23"],["zhengwenvideo","24"]); for(var i=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