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碘缺乏病最早期的认识是它可以造成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带给人们的危害不只如此,长期碘缺乏可以对生长发育期的胎儿、婴幼儿和青少年造成体格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损失。因此,1990年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宣言,提出2000年以前,在全世界消除碘缺乏病。为了提高广大群众防治碘缺乏病意识,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碘缺乏病防治活动,每年的5月15日被中国政府定为“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5月15日是这项活动的第20个宣传日。
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28个省(区、市)达到了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97.9%的县(市、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所长黎新宇表示,从1995年推行加碘食盐以后,中国对碘缺乏病已经达到了基本控制的水平。不过,他提醒说,并不是说不缺乏碘,人体就不再需要碘的摄取,补碘需要遵循四个原则。 “因为我们补碘有原则,第一是长期,第二是日常化,也就是方便,第三是经济,第四是少量,不能说我一次补特别大的量,因为人体储存碘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余的碘也会随着尿液排出去,因此我们为什么说要长期的做,不是说我这一次,我碘不缺,碘健康了,那么我就一辈子不缺,因此我们要少量、长期、日常的这么每天都保持一定量的摄入,才能保证正真的不缺碘。” 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是碘营养摄入不足,造成碘营养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则是环境缺碘。环境缺碘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在碘缺乏地区进行长期、全民、日常化的碘营养强化就成为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最有效措施。目前,食盐加碘被证明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买含碘食盐也日渐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市民李先生说:“我一般买食盐的时候都会买这种加碘的食盐,因为考虑到孩子的生长阶段都需要(补)碘,买食盐的时候都会去正规的大超市买,因为心里放心一些。”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些人担心食用碘盐是不是会引发甲状腺癌?对此,卫生部门表示,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证据表明碘盐和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系。那么,摄入碘过量会不会影响健康呢?中国地方病协会副秘书长杨学明表示,目前中国居民的碘营养刚达到适宜水平,不存在补碘过量。 碘过量的问题,属于误导,实际上我们刚刚纠正了碘缺乏。中国,从整个国家来看,缺碘地区占绝大部分,我们是一个贫碘的国家,外环境是缺碘的。现在我们补碘,我们在碘盐里加碘,这个碘的源点都是靠进口的,国家的碘资源还是很匮乏的,所以要想持续的消除碘缺乏病,必须得始终坚持服用碘。” 事实上,不同人群对碘的需求量不同。以北京市为例,虽然全市人口摄碘量目前处于一个适宜量的水平,但是孕妇群体却处于这个适宜量的下线。因此,孕妇比正常一般人群对碘的需求量还要高。对此,黎新宇建议,食用加碘食盐的种类和数量要因人而异。 “我们建议有孕妇的家庭在市场去购买一些专门为孕妇生产的碘,他的浓度会比一般的盐的浓度要高一些。对于高血压来讲,他可能摄盐量比较少,如果说日常的碘盐不能满足他体内的碘需求,建议可以摄入适当的海带,紫菜这些高碘食物,这样也能弥补碘的缺乏和不足。”(记者 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