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元5月14日电 (苗志勇) 时隔五年,再进青川,青山绿水间已不见五年前汶川地震留下的痕迹。映入眼帘的一派生机,重建起来的漂亮房子和一片片经济农作物和养殖业场所让人目不接暇。挂在青川人民脸上的除了微笑、信心,还有共同致富奋力奔向小康之梦想。
王天才:希望儿子继续带领乡亲尽快脱贫致富 汶川大地震来袭,位于川陕甘交界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红光乡东河口村消失了,184户房屋和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刹那间被掩埋在100多米深的地下。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东河口人家园尽毁,当时的村支书、主任、文书等村上的干部全部遇难,外界当时又不知道我们这里受了么重的灾,村里一盘散沙。”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5.12”汶川地震东河口村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天才坐在自家两楼一底的庭院里,向来访的记者们讲述5年前惊心动魄的危难时刻。当时,退休在家7年的已59岁的原乡党委书记他挺身而出,组织幸存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当时,王天才一面安抚大家稳定情绪,一方面组织受灾群众搜救幸存者,救护伤员,掩埋尸体,寻找水源、食物,搭建窝棚…… 时隔五年,王天才依然生活在东河口村。“政府曾动员东河村村民移民,但大多数村民仍选择了留下,有几家移民后又搬回了东河口村。”问及王老不怕危险全家人仍坚守东河口村的原因,他说东河口是他的家,他热爱生他养他的地方。“下面就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我就用闲暇时间为前来公园游玩的游客讲解引导。” “我现在就是希望儿子一定要不负众望,继续带领乡亲尽快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如今,天天才在外务工的儿子王均成返乡接下他的担子,担任了东河口村的支部书记。 “东河口已成了青川的窗口,来往游客也很不少,我们这儿各项工作都不能拖后退,我感觉历力还是很大。”对于未来东河口村的发展,王均成告诉记者,他目前最困惑的是随着灾后重建工程的结束,村民们的收入已有所降低,要立即转变思路,寻找新的经济来源。“目前,全村将围绕地震遗址公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进行经济林木的开发。”
“菊花男”:盼望尽快给儿子办婚礼抱孙子 在东河口村,还有一位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纯朴农民何先通,因他在地震后一直坚持将最美的花送给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妻子,也被媒体誉为“菊花男”。 “5·12”汶川大地震前,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张发英温柔贤惠,儿子何元凯大学在读,平常自己在山西铁矿打工,月入数千元,日子红红火火。 “5·12”汶川大地震后,等何先通赶回家的时候,除开在成都上学的儿子,在这次地震中何先通共失去了12名亲人。但是,灾难并没有将这名坚强的川北汉子打倒。 重建过程中,2008年12月,青川在东河口村建起了第一个汶川大地震遗址公园。何先通便成了那里唯一的卖花人,他每天都要给死去的妻子张发英送一束最新鲜最好看的菊花,还要把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这一长年坚持、让人落泪的真情之举,何先通被媒体誉为“菊花男”,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感动了一位来自广安叫卿广玲的姑娘。 “我来这里祭祀地震遇难者,在买花时听老何讲述着他和东河口的故事,发现他是个坚强、痴情的男人后,才临时决定留下来和他一起守望着这里,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很不容易。”与何先通一起打理游客服务店的卿广玲称,2009年7月,离异多年的她了解到何先通的故事,通过接触终于被老何的忠贞、忠厚和勤劳所打动,而决定与他一起生活,开创了新生活。 2010年春节前他们搬进了建好的新家,购买了数千元的新家具。去年冬天,何先通发现不少游客来地震遗址公园后,由于过往的班车很少出行很不方便,便按揭了一辆东风雪铁龙小轿车,为没有带车的游客提供方便。 为了把增加收入,夫妻俩如今把花店扩大了一倍,经营起了青川木耳、腊肉、山野茶等。“我儿子今年要结婚了,盼望明年能抱上孙子,以后日子会越来越有过头了!”何先通说,目前日子虽然过得不是很宽裕,但是很幸福,很有希望!
“木耳姑娘”:梦想将青川打造成全国最大野生蜂蜜基地 在青川县城乔庄镇,时常看到一位衣着简单、留着短发、有一双明亮而充满智慧眼睛的年轻女孩子,驾驶着一辆红色的别克小汽车忙碌地穿梭于厂区和快递公司之间。 她,就是被众媒体关注、网友热议的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25岁青川女孩赵海伶。 2009年10月,22岁的她从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选择回乡创业,克服没有物流,没有网络,没有住房等困难,借助现代科技,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在网上销售家乡土特产,一年里就销售农户上百万土特产。 2010年,深受大山百姓喜爱的她一路走红,成立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批大学生就业,帮助深山的老百姓实现了增收。她这种电子商务创业模式为广大相对落实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2012年,她的公司营利突破了500万元,由最初单一在淘宝网上买青川木耳,扩展主攻生态蜂蜜,公司规模也不断扩大,在青川建起厂房,在成都和绵阳等地开设了办事处和实体分店。 5·12汶川大地震“新生榜样”、首届四川十大“溢彩女人”、获四川经济年度人物提名、阿里巴巴“全球十佳网商”等一连串殊荣陆续向她驶来。 “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根据目前公司产品运营状况,将进一步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企业发展战略。”赵海伶称,去年以来,她的公司经营理念的发生了转变,由之前单一的网上营销转变成网络与实体同步。 “经营模式也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发生转变,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采取更系统化、规范的进货方式,主推野生蜂蜜。”赵海伶说,之前她主要通过挨家挨户找到养蜂农户来收集蜂蜜这种方式,不但大大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还存在着货源渠道的不稳定性。现在通过与农户沟通和对市场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分别建立了5个养蜂基地,定点在这几个基地取货,避免了之前通过散户交易的不足。 “通过专业的养蜂技术,大大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并将蜂蜜采集过程透明化,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产品,并且能买到最纯正的野生蜂蜜。”赵海伶介绍,为了她的公司更系统规范的管理,今年,她将公司内部将作一些调整,将前台销售及办公室迁入成都和绵阳,方便所有产品的快速发出,青川作为公司后台运作及仓库等,各部门发挥其职能更便于公司日常管理。“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接下来建立更多的养蜂基地,力争将青川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野生蜂蜜采集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