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理县5月13日电 题:“东方古堡”桃坪羌寨的新风貌 作者 安源 张琳 5月的理县是丰收的季节,平整的土地一望无垠,新绿的庄稼翠色欲滴。 记者走进有“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之称的桃坪羌寨,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秀和奔放的羌族歌舞,展示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
据史料记截,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曾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汶川震后,桃坪羌寨(老寨子)被列为羌文化抢救保护性工程,国家文物局先后投入8000万元资金用于老寨庄房、古碉楼、寨门和暗道、地下水网、泰山石敢当、神秘的石砌符号、木制门锁等113个单元主体的修缮工作。在对口援建湖南省的支持下,全中国首个以古羌文化为主题的AAAA级景区桃坪羌寨新寨拔地而起。 两年前,桃坪羌寨荣获“十大四川最美村落”称号,此后更被中国古村落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景观村落”。 而今在羌寨中穿梭,犹如在画中行走。陈硕在老寨里开了一家名为尔玛人家的客栈,客栈里挂着许多他与明星、名人合影的照片。“我正在装修电影演员李小璐在这里拍《古堡之吻》时用过的房间,准备还原成剧中的新房,让一些新婚夫妻也能体验一下,这相信这间房一定会火起来的。”陈硕说。 桃坪人广泛收集羌族菜品百余道,洋芋糍粑、腊肉香肠、核桃花、酸菜绞团等绿色羌餐备受旅客喜爱。截至目前,桃坪羌寨已有180余户在搞旅游接待,2012年人均收入达7000余元。 走进羌绣馆,琳琅满目的羌绣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云云鞋、鞋垫、手机链、绣包、绣图……馆主周育敏正在教新来的绣娘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我这家羌绣馆政府一直都让我免费使用,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现在免费对本村和周边村寨的妇女进行培训。” 萨郞广场里,土风歌舞队正在编排舞蹈《阿抓抓》,“这首歌是根据羌族童谣改编的,我们把小时候玩的游戏都融进去了,现在成了理县和汶川幼儿园的重头戏,老师都在我们这学,准备六一儿童节表演。”土风歌舞队队长周礼桃向记者介绍。 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羌族文化,桃坪羌寨已连续5届举办“花儿纳吉”赛歌节,羌族的传统祭祀仪式、婚礼习俗、推杆等都搬上了舞台。羌族多声部合唱、羌族原生态山歌、酒歌、耕地歌、劳作歌;沙朗舞、铠甲舞、羊皮鼓等原汁原味的羌文化成为了最好的表现元素。 神秘的寨子,古朴的民风,让桃坪羌寨成为了众多影视拍摄“基地”。羌寨里的老百姓当上了演员,羌寨民风民俗不断走上影视荧屏,让更多的世人认识桃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