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机构显赫,专家权威”,中国近来发现的虚假中医药广告往往披上这样的“外衣”。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麻颖9日在北京谈到虚假中医药广告的特征时,将上述特征列在首位。 “几乎所有虚假广告都对广告中的机构和医疗人员进行夸张,比如该机构属于卫生部或哪个局,广告中出现的专家是政府津贴获得者,甚至还在国际上获过奖。”麻颖说,在虚假广告中,这方面的特点非常显著。 在当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麻颖还列举出虚假广告的七个特征,包括广告称“专治善治疑难病症”、“介绍疗效”、“技术领先,方法独特”等。
麻颖谈到,“虚假医药广告往往将重点放在疑难病、多发病和老年病的治疗上,这些病在治疗上确实有一些难度,所以虚假广告会提到专治或者治愈”。 为改变中医药广告的乱象,中国官方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并建立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监测和查处机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炼透露,2008年到2012年年底,通过监测共发现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9914条,全国共警告、批评教育及处罚医疗机构534家,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同期,官方还针对互联网有关中医网站进行监测,并提供17批虚假网站名单,关闭670家。 根据官方安排,中国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日常监管工作,规范医药信息传播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