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报道了连州市一村民无奈之下竟欲以5万元卖女求医的消息。消息刊发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卖女求医”事件说明了什么?是对现实社会中缺乏同情心缺乏信任的一种无奈和讽刺,还是对于特殊群体遇到无法承载之痛时社会保障与救助机制的远未成熟和缺失的反映?
每当看到这样悲催的事件总让人难以释怀。去年7月以来就开始卧病在床、家境陷入赤贫的唐情和,为了筹措医药费,希望有人能收养他三岁的女儿,条件是支付给他5万元作为医药费用。 患病父亲要送女儿——贴切地说是卖女儿,但却是因为久病无钱医才出此下策。倘若像唐情和老人这样的遭遇纯属个案,那么笔者不会有这么大的触动,问题是诸如此类的揪心事不时都在上演。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走到这一步,何况这是个年近六十一贫如洗的患病老人呢?“卖女求医”事件折射出救助体制的缺失和不足。试想,面对重大疾病等天灾人祸,当困难个体无力独力承担时,是让他们自生自灭,陷入灾难的深渊?还是在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把,给以必要的“及时雨”?显然,一个人性、负责任的社会,应当选择的是后者。 所幸事件披露后,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普遍关注。连州市民政局以及大路边镇政府均于派出工作人员到唐家了解情况,送上了救助金,并与顺泉村委会工作人员协调,要照顾好唐情和父女的生活。 据介绍,由于此前唐情和没有申领低保救助,所以其暂时未能享受低保等,而唐情和与妻子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女儿也没有出生证明,所以唐春燕至今没有入户。在此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特事特办,针对这对父女的实际情况,破例帮小女孩解决入户问题,并将唐情和父女纳入低保救助对象,为唐情和争取大病救助基金,以解父女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唐情和的事情也牵动着社会热心人士的心,重庆的李女士表示将设法为其募集资金用于治病。 这也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大有温暖,政府不会坐视不理,好心人大有人在。换个角度看,只要人人心中充满爱,只要大家都献出一份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美! 当唐情和得知社会的爱心后,久病在床的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向记者说出了蕴藏他心底的梦想——他其实一点也不想卖自己的女儿,想永远跟女儿生活在一起! 国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为了给广大村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大病医疗救助等服务。在此,希望社会救助体制能够尽快完善,也希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真正心系百姓,切实为百姓着想,把基层中老百姓的疾苦摸透,特别是在涉及特困家庭的帮扶中能够细些细些再细些,真正让政府的人文关怀惠及其中。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能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帮助像唐情和父女这样的特殊群体渡过难关!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