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5月6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日午后,几声春雷过后,大风夹杂着细雨光临兰州城,一上午的明媚阳光在“一顿饭”的功夫消失得无影无踪。随着立夏到来,甘肃大部地方相继入汛。经历了冬春连旱的甘肃进入雷雨多发期,各地面临着抗旱和防汛双重“考验”。
记者6日从甘肃省水利部门获悉,去冬今春以来,甘肃持续干旱,近期局地降水虽对旱情有所缓解,但仍未彻底解除。根据甘肃历史干旱与洪水规律分析,在持续干旱的同时,局部地方突发强降水的可能性很大,主要江河发生大洪水的机率也在增大,不排除旱涝交错的情况出现。 4月底至5月初,甘肃武威以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局地出现大雨,这对历经冬春连旱的该省严重旱情有所缓解,但仍未彻底解除。 根据甘肃官方最新统计,持续的严重旱情目前已造成67.8万人、46.4万头畜饮水发生困难,作物受旱610万亩,重旱173.6万亩,白地缺墒654.2万亩。 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分析称,甘肃重旱约5年一次,极重干旱50年一次。自1928年发生极旱以来,1953年、1971年至1973年、1995年,甘肃先后发生特大干旱。目前,甘肃已有80多年没有发生极重干旱,近20年没有发生特大干旱。因此,特大干旱重现的机率在不断增大。 同时根据历史洪水规律来看,甘肃主要江河发生大洪水的机率也在增大。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称,上世纪以来,甘肃黄河干流发生了7次50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平均每16年1次。自1981年黄河干流发生特大洪水以来,已有30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龙江、渭河、泾河、黑河等主要河流,也有20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 “抗旱仍然是当前重要任务,但总结历史经验,大旱之年往往会出现大汛。随着汛期进入,甘肃面临着抗旱和防汛的双重任务。”甘肃省水利部门一位官员表示。 对此,甘肃省水利部门近日密集展开会议及现场检查形式,督促各地落实各项抗旱防汛减灾措施。 据气象部门预计,5月4日至8日,甘肃多阴雨天气,有两次明显降雨时段,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这两次降水过程有利于缓解目前旱情,但陇东南、甘南及岷县山区要注意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