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中国各大城市的“打车难”现象已经催生出至少20款叫车应用,但是,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这在嘀嘀打车的近况中显露无疑:在武汉,被传因为加价功能遭禁用;在北京,交通委表态将对部分软件“加价叫车”业务进行清理。从不被看好、到好不容易渐渐风靡,打车应用们很快走到了一个“生死关头”。
前天开始,媒体疯传嘀嘀打车已经获得腾讯1500万美金的巨额投资。在这个时候业界“大块头”抛出橄榄枝,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这一合作是否确有其事?打车应用的出路到底何在? 下载应用,依托卫星导航和GPS定位,就可以看到附近的出租车,再说一句话:去哪、加不加价、加价多少,司机就能收到你的订单,一旦他接了单,就会来接你上路。 以上就是如今风靡多地的打车应用的操作方式。武汉司机张师傅使用嘀嘀叫车三周的时间,效果不错。 张师傅:以前每天跑两百七八十公里赚的钱跟现在跑两百四五十公里赚的钱差不多的,跑空率少了。每天增加三四十块钱,一个月增加千把块钱。 登陆武汉不到一个月,召车成功率高达80%,比已推出一年的武汉市电话召车平台高出三十多个百分点,这样的功效催生了用户的高速增长。 如今,国内至少20款的打车应用中,多家已获得了业界巨头和财团的资金支持。去年9月,嘀嘀打车也曾获得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天使投资。对于最新的传言,记者昨天向嘀嘀打车应用开发者小桔科技市场部经理卓然求证。 卓然:现在网上所有关于融资问题的说法都是传言,我们确实在和一些相关的VC方谈B轮,但是尘埃落定应该还没有这么快。 记者:包括腾讯吗? 卓然:包括。 记者:那有没有可能推出微信叫车的服务,这种产品上的合作呢? 卓然:现在确实和腾讯在谈产品方面的合作,但是具体会合作到什么程度、和什么产品合作、合作是什么形式,现在都没有最终确定。 在业界看来,打车应用找资金、“傍大款”的行为,不乏这样的考虑:争取在政策紧缩前扩大规模,最终坐上政策顺风车,而巨额的推广费用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渠道支持。 况且,政策紧缩似乎正在发生。近日,网曝嘀嘀打车因为加价功能在武汉遭遇叫停。小桔科技市场部经理卓然对此作出回应。 卓然:我们在我们已开放的七个城市没有收到任何相关部门的禁止通知。微博上看到的照片,应该是一个出租车公司的一个联队发的通知,正常使用现在没有问题。 不过,诸多信号正在显示,要想坐上“政策顺风车”,各家企业必须抓紧了。北京市交通委近期就表态,将对部分软件“加价叫车”业务进行清理。 卓然:现在在各个城市都在跟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会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情况应对,但是现在确实没有到拍板的时候。 (记者 庄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