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谈打好震后卫生防疫战:环境消杀是重点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27 15:04:57
历史上有“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警示。 随着时间无情地流逝,救援人员手中生命探测器的信号逐渐微弱下来。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对生命绝不能轻言放弃。但是,及时将医疗救援的重点转向卫生防疫,是对生者的生命负责,也是适时、恰当的决策。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离不开三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分析,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生态环境、水源通常遭遇较大程度的破坏或污染,这就为细菌、微生物的孳生、蔓延提供了舒适的“温床”,特别是现在雅安地区温度比较高,雨水又比较充分,人畜尸体容易腐烂,将会形成大量传染源,苍蝇、老鼠等也会因此迅速繁殖,导致水源、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媒介生物习性发生改变,人与其接触机会增加;与此同时,地震后幸存者短时间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之灾后遭受心理创伤,综合作用下,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容易罹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