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芦山4月22日电 题:芦山双石镇直击:存粮不足 帐篷急缺 作者 殷樱 22日早晨,芦山县到双石镇的道路已初步抢通,中新社记者第一时间跟随绵竹市卫生医疗救援队前往双石镇探访。 背靠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的双石镇,在20日地震之后,道路水电中断,物资短缺,成为“孤岛”。
22日10时30分,记者到达双石镇。据了解,主要的灾情是房屋倒塌和开裂,人员伤亡并不是特别严重。 “这是我们最后一顿饭”,正在吃早饭的村民张正玉指着大锅里的酸菜面说,附近5家人都没有存粮,吃完这顿,就不知下顿。 记者在简陋的餐桌上看到,吃过的碗筷上还留有残渣,锅碗瓢盆随处摆放,昨夜下过的雨水侵蚀了坐凳,散发着潮湿的味道。“部分锅碗都是背到河边去洗,做饭不敢用河水,太浑浊”,张正玉说。 11时,在双石镇中心小学的安置点处,不少村民正凑在一起做大锅饭,虽然还有一些蔬菜,但余粮不多。“家里该抢的食物都抢出来,仅存的可能撑不过明天”,村民廖财芬憋着嘴说。 11时30分,又一次短暂余震来袭。一名背着孩子的妇女匆匆地从教室里跑了出来,“我正在教室里搬桌椅出去,就感觉在晃,赶紧冲出来,害怕伤了孩子”。 记者在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看到,除了黑板顶上东倒西歪的几个大字,墙上的裂缝,其余空空如也。“桌椅都被我们搬出去做床用了,没办法,太多人需要安置。”村民杨莲秀说,发的帐篷太少,很多都是村民自建的,晚上下雨,还需要一些塑料薄膜遮挡。 一旁正在画画的8岁孙女杨梦娇告诉记者,她很想上学。“我的教室就在对面,平时星期一学校好热闹。”同龄的俞向鼎趴在安置点的桌子上,无精打采。“爸爸去做饭了,我在这里守东西,很无聊,想找同学玩,可余震不断,不能乱跑。” 双石镇街上的一家杂货铺今日已开门,老板刘林正在为一位顾客收拾最后50米塑料薄膜。“以前都是种庄稼用,现在用来遮帐篷。”刘林说,今天开门不是为了营业,“这几天物资短缺,铺里还有一些饮料,可以送点给亲朋好友。” 下午3时,记者来到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双石镇老街。据了解,地震来袭时,一道长长的裂缝将老街地面“劈”成两半。 11时30分,街上村民正在准备午饭。61岁的杨万平告诉记者,老街上将近200多人都在一个地方吃大锅饭,“还剩一点蔬菜、腊肉,这么多人,估计这两天就没了。”杨万平说。 “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年轻的都在外务工。”杨万平说,自从退耕还林后,家里就没有田地,食物都是吃一点买一点,“所以存粮都不够,希望外界能多点支援。” 下午2时,位于双石镇双河村新街的应急充电处,不少村民蜂拥挤在一起为手机充电,忙于和外界联系。 “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食物和帐篷。”村民张学勇说,该地安置点的400多人,仅有14顶帐篷,存粮也不够,明天的早饭都成问题。 “每天喝稀饭,吃不饱,我们目前就想解决温饱问题。”张学勇说,之前路不通,信息堵塞,村民心理压力都很大。“外面说的重灾区没有我们双石镇,大家很害怕外界支援少,很恐慌。” 17时,村民张学琴正在安置点为家人做晚饭,一旁的儿子拿走一根黄瓜,却被斥责。“现在只剩几根黄瓜和茄子,一大家子人要吃饭,要节约。”儿子只有乖乖地放下溜走。 据了解,虽然芦山县到双石镇的道路已初步抢通,但双石镇局部发生崩塌滑坡可能性大,物资运输还有一定难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