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经济学家谈深化改革:不能各部门自己设计然...

经济学家谈深化改革:不能各部门自己设计然后拼接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19 09:03:58
  “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要改的问题成堆。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制度性原因是什么?如果缺乏基础研究,抓不住根本问题,那我们出台的很多改革举措,很可能和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昨天受邀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建院95周年系列活动,以“中国新时期的改革议程”为主题做学术讲座。

  吴敬琏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2013年将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在他看来,这一任务“一点也不比确定改革的目标容易”。

  新城镇化不能再“摊大饼”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确立“问题导向”极为重要。吴敬琏说,问题导向,即要分析当前各种社会层面存在的突出矛盾,找出造成矛盾的体制性原因,然后提出需要改革的项目。

  以城镇化建设为例。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新城镇化建设时,我们不要忘了,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旧城镇化’的模式。”在学术界,对于“旧城镇化”发出的警戒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用一种摊大饼的方式,把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开发。”吴敬琏分析,它直接的后果是,城市化的成本太高,造成了投资和土地的大量浪费。

  “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因为人的集聚,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这样,城市的效率才能提高。所以,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但我们现在呢?土地城市化速度要比人的城市化速度高一倍以上!”吴敬琏说,用“摊大饼”的方法推进城镇建设,专业化程度低,用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城市,每个人的生活半径很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这直接导致整个城市的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

  如果旧城镇化的模式不尽如人意,那么它的问题在哪里?吴敬琏说,学界已有研究发现,制度缺陷是根本性的原因。

  比如,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对集体土地没有约束力。而城市土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则属于国家所有。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征收土地的差价就变成一个非常诱人的蛋糕。政府有权按农业产值计算的极低价格征用土地。巨大的差价由政府、开发商和其他拿到批租土地的人们分享。对于政府来说,这造成对所谓“土地财政”的依赖。对于开发商来说,价格的扭曲造成了土地使用上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造成了庞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滋生腐败。

  因此他认为,推进新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从体制入手,解决“旧城镇化”模式中凸显的问题。

  要形成“最小一揽子”配套改革

  吴敬琏说,全面深化改革,其目标的制定和推进,必然触及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因此,“改革要避免四面出击,以防什么都干不成,但改革一定要权衡轻重缓急,挑选出关系最为密切的改革项目,形成‘最小一揽子’的配套改革方案。”

  在具体设计改革目标和路线图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能由各个部门自己去设计,然后把它去拼起来。因为每个部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往往会向着自己的利益发展,最后拼起来,就无法形成一个协同的路径。”因此,必须由一个超脱于局部利益的高层权威机构做出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在吴敬琏看来,当前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具体包括:放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消除行政垄断和政府过多的微观经济干预。和这个核心目标相匹配的改革还应包括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经济改革等。 (记者 樊丽萍 本报见习记者 张鹏)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