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北京晨报:“功利性离婚”当止

北京晨报:“功利性离婚”当止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17 11:06:09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5.7%的人感觉身边有为了规避房产调控等政策而“功利性离婚”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表示“功利性离婚”现象较多的比例最高,达到44.5%。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县城的比例分别为43.4%、40.7%、36.0%。(4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把婚姻和房子捆绑起来,婚姻变得功利化甚至工具化,成为近年来在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特有现象,有人甚至把这种“功利性离婚”称为“中国式离婚”。我们见过了太多因此弄假成真、人财两空甚至引发刑事案件的报道,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可为什么许多人还是甘愿“冒险一试”呢?这或许要从那些假离婚者得到的真好处中寻求答案。

  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是市场理性人,谋求利益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如果从道德层面评判,连小学生都会说假离婚不好,但在目前状况下,一些人做出这种选择,恰恰说明房产政策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完善的政策,突破了传统婚姻对人们的道德规范,不惜为了房子挑战婚姻的安全性。

  政府是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者。虽说不能苛求出台的政策都尽善尽美,但如果事前作充分调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修正,又辅之以相应的监管处罚措施,让“功利性离婚”无机可乘、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想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婚姻当儿戏。

  一个道德良好的社会,必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反之亦然。法律制度是桶,人的道德是水,“水桶理论”同样适用于法规和道德,一旦某一块木板短缺,里面的水就会从这里漏掉。这是人的本能使然,而弥补它的方法,唯有提高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的“高度”这一条路——这或许是一系列为获取利益而“功利性离婚”带给我们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徐娟)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