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上海构筑未来战略优势

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上海构筑未来战略优势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第一财经日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8-04-26 10:02:33
   “打响品牌”四个字,“打”就是要有措施、有行动,“响”就是要在国内外叫得响,“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

  胥会云 缪琦

  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发令枪响了。

  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昨日,《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随后发布。

  除了这个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指导性的总体意见之外,上海还制定了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分别明确打响“四大品牌”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同时落地落细一批专项行动,首批推出43个专项行动。由此,上海就建立了一个“1+4+X”框架体系,系统推进“四大品牌”建设工作。

  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也就是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

  为什么是这四大品牌?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上海具有不少的优势,但最核心的战略优势是在服务全国大局、落实国家战略中形成的。在落实国家战略中,上海在服务、制造、购物、文化等方面积累形成了传统优势和现实基础。

  仅以服务为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为70.3%。服务经济占GDP比重超过70%,这意味着上海基本达到了世界级“服务型城市”的标准。

  “新时代进一步发力打响‘四大品牌’,就是要做长战略优势的‘长板’,把中央对上海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阮青说,打响“四大品牌”是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举措。

  找准主攻方向

  发令枪响,要能够迅速起跑并跑出加速度,需要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发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打响品牌”四个字,“打”就是要有措施、有行动,“响”就是要在国内外叫得响,“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重点是增强经济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服务经济能级,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服务需求,营造国际一流的服务环境,做强做优“上海服务”质量。

  总的目标是,在持续扩大上海优质服务供给规模的基础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基本确立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投资网络的枢纽服务城市,基本确立航运服务全球枢纽节点地位,基本建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近日,青岛海尔(600690,股吧)(600690.SH)发布公告称,拟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中欧国际交易所(下称“中欧所”)D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这是D股筹划启动以来,首个披露要发行D股的中国企业。

  D股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股票市场主板上市,类似于H股。于2015年11月成立的中欧所,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40%:40%:20%的股比成立的合资公司,目标是面向全球投资者开发并推广以中国和人民币相关资产为标的的金融产品。

  上海目前集聚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2017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约1430万亿元。

  依托于多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的金融要素市场齐备的特点,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倡议,是打响“上海服务”品牌重要内容。

  3月26日挂牌上市的中国原油期货、即将于5月1日起扩大日交易额度的沪港通、年内争取开通的沪伦通,这些创新,都成为上海打响服务品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对于“上海制造”品牌,《意见》则提出,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重点是深化创新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世界级制造品牌汇聚地,培育“上海制造”新优势。围绕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加快实施十个专项行动。

  《意见》还明确,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重点是对标国际消费城市,聚焦新消费、新体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购物”品牌;着眼于“买全球、卖全球”,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上海购物”平台;着力强硬件、优软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购物”环境。聚焦消费升级、消费环境改善和知名品牌培育,加快实施八个专项行动。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重点是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用好用足文化资源,做强做优文创产业,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激扬弘扬城市精神,着力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聚焦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加快实施十二个专项行动。

  强化制度供给

  《意见》给出了打响“四大品牌”的一系列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服务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70%左右,建设形成10个左右服务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左右,打造2个、培育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打造2条世界级商街、10个国内一流商圈、20个特色商业街区,打响50个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新品牌和50个老字号;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打造2个以上平台级新媒体、2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打响“四大品牌”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阮青表示,近期重点要加快推进实施全力打响“四大品牌”若干意见和各自首轮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细首批推出的43个专项行动,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未来要通过滚动实施多轮三年行动计划,拉长板,补短板,树样板,将“四大品牌”塑造成为响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驰名中外的城市名片。

  为推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上海提出,要强化制度和要素供给,营造“四大品牌”建设的良好环境。

  这其中,首先是要加强政府服务创新。重点是持续深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变革,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试点,打响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其次是发挥功能平台和载体项目支撑作用。重点是建设一批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世界级品牌园区,打造一批商业地标和文化地标,高水平办好重大展会和节庆活动,吸引一批品牌机构和企业落户。同时要着力厚植人才优势。重点是加强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系统集成,坚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实施重点领域技能提升计划,造就一批世界级工匠、老字号技艺传人和标志性服务大使。最后还要健全品牌建设保障机制。重点是抓好标准引领、法治保障、品牌诚信和资金支持四个关键环节。

  显然,打响“四大品牌”并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自拉自唱的“独角戏”,而是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奏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专注研发“机器人的眼睛和小脑”的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士凯表示,上海打响“四个品牌”,对于上海本土企业来说是一次激励和号召。

  小i机器人是上海本土人工智能(AI)的企业代表。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既有利于为本土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机遇和商业环境,也有利于创造更多国际交融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本土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逸思医疗创始人、董事长聂红林告诉第一财经,提到政府所搭建的平台,不仅要在现有的高科技产业领域继续坚持技术创新,还要在国内仍然处于产业空白的高科技产品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尤其在芯片、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方面,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的力度,更充分地利用好中国的市场潜力,实现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上海全力优势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