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尼尔森主办的中国品牌全球战略发展论坛在京顺利举办,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馆高层和快消、汽车、金融、电子等行业的知名中国企业40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品牌“出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嘉宾们认为,要借“一带一路”市场新机遇助推中国品牌成功“出海”,并且不断提升品牌的国际化。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虽较APEC等区域经济体低,但这正预示着市场巨大、增量巨大。中国、印度、东盟国家未来将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品牌发展方面,张建平倡议,要推动商务领域改革。目前,中国成功的国际化品牌还是少数,且多是与生活有关的产品品牌。
张建平建议,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成功,不但要靠产品质量,后续服务、零配件等方面也要跟上,但这方面我国品牌做得还不足。“一带一路”平台是合作的平台,不等于中国“走出去”,等于双向贸易、双向合作、人文交流。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会吸引“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特色产品进入中国。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赵新宇表示:“‘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化的新动能,引领企业进行海外拓展,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和空间。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深耕本土经营,真正融入当地市场,更要‘走上去’,不断创新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推进建设75个经贸合作区,创造就业21万个。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汽车、电商和快消产业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会企业代表们表示,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国际化舞台。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