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芸清
[肖亚庆还说,每个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效益的企业,一定是从自身的竞争力来寻找答案,中国国企的竞争力首先就是合作能力]
国有资本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未来在研发和市场能力上还将进一步开拓创新。11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国企改革:市场融合开放发展”分论坛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达了上述观点。
分论坛围绕国企改革进行讨论,欧洲智囊团荣誉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抛出的一个观点引发现场激烈讨论:“我认为,中国的国企太强大了,需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减少份额。”
肖亚庆回应表示,比重不重要,这是国企和私企竞争的结果。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经济中起到的作用。
国企竞争力首先是合作能力
在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国企在国内经济中的占比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最重要的则是核心竞争力。
“我问世界500强的外企有关人员,为什么要和中国国企合作,他们说第一是技术——从来没有想到中国的国企有这么好的技术,第二是规模和产业链——此前没有发现国企的产业链如此有竞争力,第三是国企对中国和全球市场的了解和认识的深度。这三点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企业界的地位。”朱民说。
肖亚庆表示,国企有“企业和国有”这两重性质,“作为企业,要提高它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从国有层面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改革,用接近市场、更有效的方式来经营。”
肖亚庆还说,中国国企是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发展的,每个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效益的企业,一定是从自身的竞争力来寻找答案,中国国企的竞争力首先就是合作能力。
“我们在发展中从没离开过和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合作过程中实现技术、市场、管理的共享,使我们发展的前景日益扩大。”肖亚庆说。
2017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4230.8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
肖亚庆表示,去年央企在海外的经营收入只有4.7万亿元,占全部中国企业海外营收的比例不到15%。虽然跟自身比进步很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市场经济的进步都很大。国有资本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未来研发、市场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拉米看来,国企的规模过于强大会阻碍市场竞争。他举例称,欧盟有严格的规定来支持市场竞争,确保公有制企业不会受到特殊照顾。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全球主席博克纳(Hans-PaulBürkner)认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样重要。中国正在建立越来越公平的市场规则和环境,而且,中国国企不需要保护,它们的竞争力很强。
“中国将进行新一轮的开放和创新,而这不仅是对于外资做更多的开放,对中国的私营部门也会做进一步的开放。在中国,私营企业、外国资本将来会有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欧洲保护私营企业不轻易破产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任何保护已被时代抛弃的落后企业都是错误的。”博克纳说。
而在肖亚庆看来,中国国企的人力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还有产品研发、服务提供、严密的管理和组织体系等使得资源效率发挥到最好——这些都是国企的竞争力。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则在分论坛上表示,市场化对国企民企都是一个标准。看国企既要在本国市场中看,更要在国际经济的大格局中看,要用国际标准来检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