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和讯名家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8-01-16 10:00:01
   告别关内与关外,深圳早已迈出特区一体化进程。

  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发布《关于撤销深圳 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的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此外,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说起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在“老深圳人”心里可谓印象深刻。公开资料显示,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可以说,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

  老深圳人心中的关内和关外“在许多老深圳人心中,罗湖、福田、南山和盐田才叫关内,以前去宝安和龙岗,还要办边防证。”在深圳居住近30年的陈先生表示,“只是二线关口早已经拆了,深圳也早已无分关内和关外了。”

  “今天的深圳,无论你身处哪个区,只要违法违章,处罚标准是一致的。可是在以前,情况却不一样。”过去,在原特区外闯个红灯罚200元,在原特区内却罚500元,这就是 “一市两法”的尴尬。再比如,此前深圳的出租车分为红的和绿的两种,其中红的可以去关外,但绿的却不能去关内。

  但随着深圳特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通过出租车电动化的方式得到了解决——深圳已经不再新增燃油出租车投放,所有红的绿的运营期限届满后均统一更新为电动出租,解决了运营区域割裂的问题。

  龙华区、坪山区等原特区外片区,也成为深圳特区一体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规划、建设、管理并重,产业、城市、人居等得到统筹考虑,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当然还有房价。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龙华区新房均价达到每平方米53310元,环比上升27%,涨幅最高。

  此外,从2013年到2015年,原特区外成为深圳新房供应的主力军。其中,龙岗中心城成交面积占比持续占据榜首,占比超过13%;2016年各片区成交分布更均匀,而龙华片区成交面积最多。2017年龙岗中心城片区有大量住宅项目入市,其成交面积最多,占比达到13.8%,其次是光明片区、坪山片区、龙华片区、布吉片区。

  还有,龙华的“地王“项目频现,一些二手房小区价格早已超过福田中心区,福田甚至被戏称为“龙华南”。

  深圳早已迈出特区一体化进程

  的确,二线关见证了深圳历史变迁、见证了风云变幻。告别关内与关外,深圳早已迈出特区一体化进程。

  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当时,特区范围扩大后,但现有的特区管理线暂时保留,不再新设。深圳市委、市政府紧跟形势变化,在特区范围扩容的第二天就印发了《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基本实现特区一体化目标。

  有这么一句话:英雄难过梅林关,关口堵车又堵心。深圳二线关口的常年拥堵,成为不少市民心中难以排解的痛。2015年6月,南头关、布吉关打开了全市二线关口综合改善工程序幕。2016年9月,同乐关改造正式动工,这是深圳二线关改造工程最后一个关口,从此以后地图上将不再有二线关,深圳原二线关口的16个联检楼基本已被全数拆除,这也意味着深圳已步入大城融合的新纪元,不仅顺利推动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也让城市的二元结构成为历史。

  与此同时,深圳城市中心从罗湖、到福田再到未来的前海,一路向西。而深圳的产业发展却并非随这种城市中心发展而“迁移”,而是呈现“遍地开花”,各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都十分突出的局面,深圳特区一体化已经交出精彩答卷。
相关热词搜索: 深圳经济特区国务院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