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军君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关注三个问题: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问题;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和对互联网的治理。”在日前于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部长高峰对话论坛”上,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如是说。
浙江是高度融入世界的开放大省,2016年全球每100美元出口有1.7美元出自浙江;浙江也是充满创业创新活力的省份,全省在册市场主体550万户,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一位老板,2016年全省技术交易总额360多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GDP增长8.1%,其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5.9%,占全省GDP的9.35%,对GDP贡献率达到17.1%。
冯飞称,即便互联网是浙江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浙江仍然有将近60%的传统产业;在550万户市场主体中,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生产效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所在。在实践中,浙江通过案例引领,推进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的改造和提升。冯飞透露,2017年浙江组织的“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云上浙江;到9月底,新增上云企业8万多家。
与此同时,在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淘工厂”模式,将企业生产能力放在互联网上进行共享,让共享经济在制造领域落地。此外,阿里巴巴集团还推出“对赌协议”——免费对企业开放互联网应用,当企业获取效益后再进行利润分成。
对于创新,冯飞认为,关键是把握好互联网领域创新的特点以及政府的定位。就互联网应用而言,技术远没成形,但是应用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政府在支持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研究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浙江成立了之江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一体双核”形式——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作为该实验室的两个核心力量,探索打造开放协同、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研发机构。
冯飞强调,在推进创新中,平台经济非常重要。互联网产业和技术本身,带有普惠共享的特点,在产业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成本,但平台呈现集中化趋势,所以,如何搭建经济的平台、企业的平台、技术的平台,需要探索。
至于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提高政府效能。冯飞透露,浙江各级政府正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政府、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据了解,到今年年底,浙江“最多跑一次”事项将覆盖80%左右的行政权力事项。
就互联网治理问题,冯飞表示,地方政府对互联网实行有效监管责无旁贷。“我个人认为,对互联网产业和创新应该采取包容和审慎的监管政策;对于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空间的有效治理,则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政策。”冯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