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君晖
雄县,如今是作为雄安新区规划中的三县之一已尽为人知。实际上,这里在新区成立前已是中国有名的“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和“中国软包装产业基地”,聚集了12余万名从业者和3000多家企业,2016年该县塑料包装产业营收达145亿元,位列当地四大支柱产业之首。
中国·雄县包装印刷博览会则是雄县的另一张名片。该博览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15届。
技术升级趋势显露
今年展会于9月20日开幕,为期三天,主题是“对接雄安新区定位,推进雄县原有包装印刷行业转型升级,助力雄安,绿色发展”。展区面积近7000平米,有500个标准展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厂商近200家,展出的包括各种中、高端包装印刷设备、配套设备,包装印刷用的原、辅材料及各种包装印刷产品。
一位来自江苏的设备展商对记者表示,“今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参观人数少了,但技术方面提高了,来自欧美的产品多了,环保方面也有改善”。以缓冲气柱袋为例,这种包装袋可以代替原来生产中“高危、高能耗”的缓冲泡沫,并能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去年参展的相关设备厂商只有一家,今年则有四家,其主要构成材料共挤膜的展商也比去年来的多。
雄县塑纸包装印刷协会秘书长邵岩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展会的一个亮点是引入了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他们的柔印技术在欧美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可以达到挥发性有机物(VOCs)直排标准。但中国目前还是凹版印刷多一点, VOCs排放需要接入另外的设备。
提及企业的转型升级,邵岩表示,按目前的情况,升级和转型需要分开看待。目前升级正在进行当中,新区给当地企业带来了上档升级的要求,企业家们很清楚,即使新区保留园区或者工业小镇,也会制定门槛,他们正在积极引进新技术。转型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涉及到企业家们的个人决策,目前没有统一规划。
从何去何从到安心过渡
在今年5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满月时,邵岩曾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地企业家在面临“何去何从”问题时充满迷茫。四个月后的此番言谈中,则少了几分焦虑,多了一些从容。
“这几个月对我们来说是过渡时期,新区刚成立时,大家都不知道何去何从,但是现在企业家的心比较定一点了,正规的企业都保持着正常生产,等待最终规划的落地。”在记者问起这几个月的变化时,邵岩这样回答。
雄安新区的定位之一是创新发展引领区,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是其要突出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给当地企业家带来很大压力,担心自己所从事的传统产业因不符合新区定位而被关停。在此次采访中,邵岩告诉记者,当地塑料包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集群,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协会和政府正在积极争取看能否在新区或者附近设立一个工业园区或工业小镇,目前已经跟很多专家沟通交流过,上面的调研组和规划组也已来调研过多次。
记者在博览会上了解到,当地有很多小型加工厂已经关门。对此,邵岩表示,目前关门的工厂主要是因为全国性的环保督察压力,他们被关停并不是因为经济实力不足,而是因为意识不足。“这对于我们老百姓(603883,股吧)来说是好事,对本地长远发展有好处。”邵岩说。
展会上除了塑料包装相关产业,记者还发现来自辽宁省喀左县招商局的展位,其宣传材料显示,该县设立了京津冀产业承接孵化园,一期规划占地770亩,总建筑面积30万㎡,着重引进京津冀地区特别是雄安新区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转移企业,重点发展纸塑包装印刷产业。
记者提及这一情况时,邵岩表示,新区设立后,前来对接的外地招商单位已经有70多家了,企业家在考虑外迁地的时候,既要看价格,也要看政府政策、配套设施等软环境,目前有部分企业已经转移到了河北固城。协会和政府对此的态度是不鼓励不阻拦。
“现在正规企业都在正常生产,他们的心定下来了,静等政策,政策落地后,需要外迁我们配合。一些有能力并准备外迁的企业已经进行了招商对接,有些小企业已经走了,而且多是搭伙走的,还有一些小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外迁只能等。”邵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