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激发内生动力 重构中国经济新平衡

激发内生动力 重构中国经济新平衡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7-02-20 09:30:14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海娟 曹方超)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7”2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致开幕辞并作主旨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王安顺主持论坛开幕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张来明、隆国强、王一鸣,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等出席论坛。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新平衡”。

  对于备受关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2017年,针对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去产能方面,要突出处置“僵尸企业”和更重视采取市场、法律手段有效推进低效率产能的淘汰。去库存方面,关键要坚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人民群众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费品本质属性。去杠杆方面,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降成本方面,要着力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增强我国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补短板方面,要突出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对于经济形势,李伟认为,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上行的动力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要开启新的增长阶段,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还需要争取实现制造业投资回稳、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企业补库存意愿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四方面的基本条件。“2017年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综合分析内外部条件,我国经济可以实现所预测平稳区间的增长,并为迈入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积累更多条件,以推进早日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李伟说。

  在随后进行的三个讨论单元中,张军扩、王一鸣、余斌等分别就“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通过改革创新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新平衡”主题发表演讲。

  张军扩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增速企稳回升的态势也比较明显,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依然存在,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太牢固,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并继续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下一步要特别抓好相互联系的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更加有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要更加有效地扩大内需;三是要更加有效地推进改革,促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四是要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王一鸣提出,结构性失衡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而治本之策应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构新平衡。他同时强调,要发挥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核心就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供需新平衡。这就要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余斌认为,需求侧的阶段性变革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这是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中国现在的结构性失衡缘于增长阶段的转化;其二,我国现在的体制机制障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调整。对此,余斌提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总需求,把经济调整的幅度压缩在市场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为实体经济的调整赢得时间、赢得空间;另一方面,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实体经济调整,从而让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走上再平衡的道路。

  本次论坛由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与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各级各类智库、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内外知名企业等各界代表约400人参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经济动力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