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攻关道路上,成都科技战线的科技企业们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激发自身创新潜力。
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科技强国建设努力奋斗
这两天,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博士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反复看了好几遍,“干劲十足!”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一系列关键词让他备受鼓舞。“这些正是我们创业的‘初心’所在,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2015年,谢丹选择了回国,并于次年与白净卫博士、胡庚博士在成都共同创立齐碳科技,致力于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自主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回国几年,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国这片热土上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国家在发展,城市在进步,创新创业浪潮不断涌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文化自信、科技自强刻进了中国人的心里,写在了中国人的脸上。
“过去五年也是科技创新成就非凡的五年。在这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守正创新’早已刻在每一位科创工作者心中,齐碳科技有幸成为亲历者,自主研发、真抓实干,得以在基因测序上游实现突围,取得跨越式发展,不负党和国家的关怀。”谢丹表示。记者了解到,齐碳科技所在的基因测序上游领域,是研发难度最高、行业话语权最大的领域,一直被国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因测序设备非常依赖进口,做出‘国人自己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已经成为国家所需。”谢丹说,过去6年里,齐碳科技突破了生命科学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成为当前“全球唯二、国内唯一”全面掌握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并将之推向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填补了我国新一代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空白。在他看来,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为‘硬科技’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更为齐碳科技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夯实了信心。”他表示,下一步,齐碳人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精神面貌,秉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前沿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三个方面不断发力,为解密生命密码提供中国方案,让国产基因测序仪站上世界舞台参与竞争,为科技强国建设努力奋斗。
携恩科技飞行专家马新浩:
持续聚力科技创新 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之中
“6年前,我离开地质勘查队伍进入到无人机行业,开辟了人生的新赛道……”10月20日,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飞行中心飞行专家、团支部书记马新浩有感而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让他有一种深深的个人与时代相融之感。
马新浩说,过去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无人机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积极布局的“新赛道”。无人机技术也为很多传统行业带来进步变革,让以往只停留在想象中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他以此前所从事的勘查行业为例:以前,勘查行业主要依靠地面人员跋山涉水到实地勘测,不仅辛苦,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现在,无人机航测取代了一部分地面勘查工作,效率高、效果好。
“科技的发展也让社会治理更加智慧、高效,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他表示,在成都,无人机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社会治理领域。例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都探索出利用“无人机+数字孪生”进行科技防疫的解决方案。毫秒级的低延迟传输技术,全域厘米级精度的实景三维地图,让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能高效精准地作出决策。
他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未来无人机行业会越来越深入各行各业应用中,为社会的发展赋能增效。“作为无人机行业的一员,我和我所在的企业也将持续利用无人机相关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社会治理,把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融入国家、时代的发展之中,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