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2016全国两会]蓉平:天府新区布局“双中心...

[2016全国两会]蓉平:天府新区布局“双中心” 给成都配上两把创新的钥匙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新闻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03-14 10:55:25
在经济爬坡上坎、转型升级的当头,中国需要创新驱动的新引擎。而且,中国找到了创新驱动的钥匙。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就是创新驱动的两把钥匙。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上看,科技创新是决定大国兴替的关键因素,而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需要这两把钥匙,成都也不例外。因为定位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成都,要想成功兴起,也必然伴随科技力量的强大和创新能力的成长。

  这就是为什么,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书记、成都市市长唐良智要向大会提出建议: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内布局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在他看来,这有利于更好利用和发挥现有科教资源优势,实现放大效益;有利于搭建高水平创新载体,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动能。

  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这两把创新钥匙,对于成都的意义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成都拥有这两把创新钥匙,对于中国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作为中国重要城市群的极核城市,作为正在建设的西部经济中心,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转移的新型格局下,成都在中国经济棋盘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这样的责任和使命,成都理所应当在中国创新驱动中走在前列,做出表率。也就是说,成都需要这两个中心,中国也需要把这两个中心布局在成都。

  事实上,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成都正在成为一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按照“创业教父”牛文文的说法,如果选三个中国创新创业最热的地方,一定有成都一席。

  无论从战略价值还是实践中的标本价值来说,“双中心”这两把创新钥匙,成都均值得拥有。“为什么是成都”,并非问题。

  那么,为什么是成都科学城?

  打开成都地图,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核心区域,成都科学城距离天府广场25公里,规划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承担着“一城双核、双核共兴”的重要使命。这种重要使命,是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来“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建设成都科学城也正是成都创新驱动的“三大抓手”之一。按照规划,成都科学城秉承“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的建设理念,奋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西部创新第一城”。

  这样的追求,当然需要“双中心”这两把创新钥匙。何况,成都科学城也有条件、有基础拥有这两把钥匙。

  从环境优势来说,以兴隆湖水域、鹿溪河生态绿地为主体,8平方公里的循环、绿色水系景观,疏密有致、亲水宜人、贴近自然的滨湖城市形态,还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交通系统等;从产业优势来说,以重点龙头项目为带动,从高端产业到产业高端,推动一流创新企业集群发展,已有200余家创新企业相继到来;从人才优势来说,清华、北大、电子科大等校院地协同项目纷纷落地,构建产学研一体……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科技之城、宜业之城、生态之城,已经呼之欲出。

  如果说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在成都,是中国必不可少的选择;那么,布局在成都科学城,则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全国两会成都天府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